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俄国当文豪 > 152、两级反转与两万英镑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毫无疑问,大仲马在巴黎是备受争议的一位人物,但无论人们如何非议他的血统、道德、人品亦或者其它很多东西,至少在通俗这一块,几乎没有比他更加权威的作家。

    尤其是他的《基督山伯爵》此时正在巴黎连载,在这期间可谓是引发了整个巴黎的狂热,报纸销量激增,甚至有读者为了尽快看到最新的内容,不惜贿赂印刷厂的工人,只为能够尽快知道后面的情节。

    而这部所产生的利润无疑也是惊人的,就算不说额外的广告分成收入以及后续单行本和其它一系列改编的收入,仅仅是连载,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部将会给大仲马带来至少二十万法郎的收入。

    那么二十万法郎在这年头的法国意味着什么呢?

    在这一时期,一位男性工人的日薪仅仅只有两法郎,女性则是直接减半,至于童工什么的就更不必说了。

    总之很少有人会质疑大仲马在这方面的商业眼光,但恰恰正是如此,聚集在大仲马家的那些巴黎的作家和编辑才更加觉得不可思议。

    每行值十个法郎?难道仲马先生竟然认为那位俄国作家的长篇要比他还要高出一筹不成?

    而就算他是习惯性的夸张了一下,要将他口中的那个数字狠狠打一个对折,但这依旧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个价格无疑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仲马认为这部长篇的商业价值相当高,大概率会在巴黎流行起来。

    真的这么精彩吗?一位新人的第一部长篇通俗,而且还是一个外国人写的!竟然真的能到达这种地步吗?

    坦白说,要不是这位新人是一位面都没露过的俄国作家,在场的很多人几乎都要认为这是仲马跟人合作特意上演的一场闹剧了。

    当大仲马说出那句话后,在场的人可谓是一片哗然,而等他们稍稍反应过来之后,在场有些前段时间没少说风凉话的作家顿时就红了眼睛,在残酷的巴黎文学市场下,为何竟有人连面都不用露就能取得成功?

    而与此同时,在场的很多编辑的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在巴黎,大把大把的那可太好找了,甚至说就连大仲马、巴尔扎克这样的作家为了能够赚到更多的钱,那也是在不停地向各大报纸推荐自己的新,但问题在于,像《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这样直接能够改变报纸的生存状况的优秀那可太少了。

    既然这部作品能够得到仲马的大力推崇,那么就绝对值得重视起来。

    一时之间,他们也是不自觉的将目光看向了那位来自俄国的代理人。

    而在感受到众人的目光的时候,前些日子可算是压抑坏了的屠格涅夫可谓是酸爽至极,嘴角的弧度更是变得越来越夸张。

    这就是从米哈伊尔的大手下露出来的一部分体验感吗?

    经常面对这样的关注,米哈伊尔能忍住不笑确实离圣人也不远了

    不过笑归笑,屠格涅夫自然没忘记回答这位确实不认识的巴黎大作家的问题。

    事实上大仲马的称赞当然不只那么一句,在说完那句话后,大仲马又兴致勃勃地说了许久的称赞与感想。

    对于如今正在通俗这一块如日中天的大仲马来说,想要让他嫉妒别人确实已经很困难了,毕竟又有谁能够像他这样成功?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这部充满了奇异色彩的可谓是激发出了大仲马的许多灵感,其写故事的独特技巧和手法无疑也给了大仲马不小的启发,想必之后用到他自己的当中效果也会非常不错。

    再加上之前就对那位俄国作家的作品很是欣赏,于是在以上种种因素的作用下,大仲马才乐得帮那位才华横溢的作家打开巴黎通俗市场的门路。

    而在同屠格涅夫交流这部前半部分非常新颖和精彩的的时候,大仲马也是好奇的问道:

    “其实我很想知道写这部的先生是如何来定义他的的,单单只说这部是幻想似乎有点不太妥当,毕竟我在详细考虑了书中的部分内容的时候,我发现非常具有可行性。所以是否有一个更加合适的称呼?”

    “米哈伊尔将这样的称为科幻。”

    听到这个问题的屠格涅夫回道:“他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许许多多我们原本以为不可思议的事情正在变为现实,而作家们也完全可以根据这样的进步,对未来进行一定的预言和描绘。当然,也能够写成非常精彩的故事。”

    “科幻.”

    稍微琢磨了一下这个似乎有点陌生的词语,过了好一会儿大仲马才回过神来,然后便忍不住说道:“这听起来几乎是一个崭新的类型了!他是在写完了之后才总结出来的吗?”

    “并不是,米哈伊尔他在写之前就已经想好这个崭新的概念了。”

    “那他一定付出了很多努力,经过了非常艰难的思索吧?”

    “似乎只是在参加某个宴会的时候突然想到的。”

    大仲马:“?”

    宴会竟然还有这种促进作用?

    就这样,大仲马颇为好奇的打听了好一会儿关于那个年轻作家的消息,只是从屠格涅夫这里听到的越多,他的好奇心反而是越来越旺盛,甚至说都想跟这位年轻人见上一面了。

    这件事想必接下来是有机会的,毕竟从他想在巴黎连载这一举动来看,他之后大概率是想在巴黎发展的,到时候真要好好看看那位年轻人才行了.

    一念至此,大仲马就没有再过多浪费屠格涅夫的时间,毕竟对于对方来说,现在赶紧找上几家合适的杂志商讨一下稿酬到底多少钱一行字才是。

    过是一定会过多的,只能能够稍稍看一下,便足以发现这部的精彩之处,但具体能拿到多少法郎一行,大仲马觉得应该不会太高,毕竟这可真的是一位新的不能再新的长篇作家了。

    于是很快,大仲马暂停了同屠格涅夫的对话,而周遭的很多人见此,那也是一下子就围了上来。

    针对这种情况,屠格涅夫自然就是该装的时候就装一下,一扫前几天的压抑与不快,与此同时该谈的肯定还是要谈一下,看看巴黎的这些杂志究竟能给出怎样的价格。

    这样的话肯定还是先得给这些编辑一定的时间来看看米哈伊尔这部长篇的部分内容,接着才是正式谈价格。

    就这样在经过了第一轮筛选后,等到在大仲马家的这次聚会结束后,屠格涅夫也是已经将的部分内容交给了好几位编辑,而在这其中,《世纪报》的编辑吉拉丹无疑也拿到了一份。

    不过拿到归拿到,在大仲马的这次经历对他来说简直跟见鬼了一样,毕竟在此之前,他同样是连看这位新人的作品都懒得看,如今不知道经历了什么,倒是要让他主动上前跟对方索要稿子了.

    但出于职业素养,他还是很快就审核起了这部,而当真正的开始后,内容先不说,光是《八十天环游世界》这个名就让吉拉丹愣了好一会儿,要多久才能环游这个庞大的世界一圈?真的仅仅只需要八十天?

    毫不夸张的说,仅仅是这个名字,就足以吸引到不少读者了。

    而等到正文部分的时候,这部的作者也是直接进入正题讲起了故事,故事的时间并非是像巴黎市面上正流行的那些历史浪漫回到过去,而是设置在了人们有些难以想象的未来,即1872年。

    这样的设置似乎真的如同仲马说的那样,确实是非常的新颖,与此同时,开头就介绍的这位英国人福格先生也是仅凭几段精简的描写就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另外有一点不得不说的是,对于主人公到底是哪国人比较好,米哈伊尔在认真想了想之后依旧是保留了英国人这个设定。

    至于原因的话那自然还是跟这个时代息息相关,要想在这样的科技水平以及世界格局下完成环游世界的任务,大概确实是英国人更有可能一点,毕竟在这一时期,英国拥有着全世界最大的殖民地,而英国人的身份无疑能让主人公在有些关卡里更顺利一些。

    除此之外这一身份确实同这个故事的起因有着密切的关系:

    “好!”福格说着转过身来,对其他几位牌友说,“我有两万英镑在巴林氏兄弟那里,我情愿拿来打赌!……”

    “两万镑!”约翰·苏里万叫起来,说,“要是一步没预料到,回来迟了,两万镑就没有了!”

    “根本没有预料不到的事,”福格简单地回答说。

    “可是,福格先生,八十天的时间是顶起码的呀!”

    “顶少的时间,只要好好利用,就能够解决问题。”

    “要想不超过八十天,必须极准确地一下火车马上就上船,一下船马上又上火车才行啊!”

    “我会准确地掌握。”

    “这简直是开玩笑!”

    “一个体面的英国人,打赌也像干正经事一样,是绝不开玩笑的,”福格回答说。“我准在八十天内,甚至不用八十天就绕地球一周,也就是说,花一千九百二十小时或者说花十一万五千二百分钟绕地球一周,谁愿意来打赌,我就跟他赌两万英镑。你们来吗?”

    除了这一时期赌博风气盛行的英国佬,又有谁会拿出这么一笔巨款来进行打赌?

    对此文中的法国籍仆人路路通也是吐槽道:“英国佬打赌比法国人谈恋爱还疯狂!”

    顺带一提,路路通这一角色在当中有时候确实就是充当乳英的角色,就比如吐槽英国菜“水煮牛肉像皮鞋,布丁像铅球。”

    为了迎合一下法国人的喜好和其它一些原因,米哈伊尔是准备在这个角色的基础上再加点料的

    而对于《世纪报》的编辑吉拉丹来说,八十天环游世界这个悬念就让他忍不住开始期待了,如今竟然又来了一个数额高达两万英镑的赌注!中的这位福格先生就这么有钱且如此自信?

    要知道那可是两万英镑!足以让一个人在巴黎体面的生活数十年。

    但对于这个数额巨大的赌注,这位福格先生却是这样的反应:

    “一张打赌的字据当场写好,六位当事人立即在上面签了字。福格的态度很冷静,他打赌当然不是为了赢钱,他所以拿出这一笔等于他一半财产的两万英镑打赌,那是因为他已经预料到:一定能拿对方的钱来完成这个计划。

    而这个计划本身即便不说是不可能,也应该说是很困难。至于他的那些对手,看起来现在是有些紧张,这并不是因为赌注太大,而是因为这种紧张的气氛使他们产生一种踌躇不安的感觉”

    看到这里,吉拉丹对于这部究竟值多少钱心里面其实就已经有个底了,而在兴冲冲的看完后面的内容之后,这位编辑感到意犹未尽的同时,也是快速在有些问题上说服了自己的老板并且很快就联系上了屠格涅夫,准备争取在别的杂志反应过来之前就将这件事给敲定。

    毫不夸张的说,这部作品完全有成为又一部《基督山伯爵》的潜力!

    而且这笔买卖绝对是要比《基督山伯爵》划算许多的,毕竟比起大仲马这种声名在外的大作家,一位新人可就真的要便宜很多。

    但不管怎么说,为了一举拿下,上来还是不要报太低比较好。

    于是当吉拉丹同屠格涅夫见面之后,他便谨慎且克制地报出了每行1.5法郎这样的高价,并且说道:“您可以去打听打听,即便是在整个巴黎,这个价格都没有多少作家能够拿到,其中不乏一些真正的大作家,我们已经给出了我们最大的诚意”

    只是面对这样的报价,尽管屠格涅夫已经觉得高的有些夸张了,毕竟这可是每行1.5法郎,但在想了想米哈伊尔跟他说过的那些注意事项后,屠格涅夫还是露出了不够淡然的微笑,接着便不紧不慢地说道:

    “据我所知,有人出了更高的价格,他们似乎要更加有诚意”

    话说到这里,经验丰富的吉拉丹当然能看出对方在有意抬价,但在想了想的质量以及肯定会存在的其他竞争对手,吉拉丹还是只能对这位俄国人露出了热情的笑容:“或许我们可以慢慢谈”

    看到眼前这位巴黎最有影响力的报刊之一《世纪报》的编辑露出这样的表情,屠格涅夫继续同对方谈判的同时,也是忍不住在心里想到:

    果然,是米哈伊尔的的话,确实可以慢慢在他们的底线附近大胆地摸索.

    好了,这下子无论是在巴黎还是在圣彼得堡,跟人聊天的谈资一下子就有了。

    甚至说,屠格涅夫现在就已经开始幻想起了那样的场景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