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 第二百零六章 陛下,你要不要老婆?
最新网址:www.00shu.la
    西宁州,王城。

    丹陛之上,空缺无人。

    左列,以江昭为首,种谔、张鼎、包顺、郑晓、姚兕、杨文广、郭逵几人相继落座。

    右列,以木征为首,曲撒,巴毡角几人面色肃然,一一就坐。

    十余着甲士卒、吐蕃汉子持枪肃立,皆是面色严肃。

    这是双方首次会晤!

    当然,也有可能是最后一次会晤。

    江昭抬眉,平静地向着对面的吐蕃首领木征望去。

    两人有过书信往来,但相互见面,还真就是头一次。

    举目望去,其外形与寻常吐蕃汉子无异。

    要是硬说有什么特点,就是鼻子有一道刀割的豁口。

    平平无奇的容貌,有了一道豁口,霎时就平添几分“硬汉”气度。

    江昭观察着木征,木征亦是观察着江昭。

    清秀俊逸,蓄了短须,自带一股难言的威严,眉宇间尽是威严儒雅。

    光是望一眼气度,就知道绝对是常年身居高位者。

    对视一眼,甚至让人不自觉的心中发虚,为之低头。

    怪不得二十九岁就拜二品大员,还能镇得住底下人!

    木征恍然。

    “木征首领,观之江某如何?”江昭抬抬衣袖,从容笑道。

    “江尚书,不愧是一国砥柱之臣。”木征点头,发自内心的赞扬道。

    实话实说,他好歹也是吐蕃首领,掌管百十万吐蕃人的生杀大权。

    但,就是养不出与江昭一样的气度。

    论起气度,他也就跟底下坐着的种谔、张鼎、包顺等武将差不多,没有统帅镇压一方的压迫感。

    不服不行!

    怪不得史书上某些人能够“虎躯一震,无不拜服”。

    如今一观,还真是有可能。

    一般的吐蕃小首领,一观如此气度,估摸着就会折服,纳头就拜。

    “哈哈!”

    江昭爽朗一笑。

    从木征的举止来看,他是真心的赞誉。

    受到赞誉,谁都会高兴,江昭自然也不能免俗。

    “上次,江某书信一封,木征首领便退兵,转而攻伐西宁州。”江昭面上挂起和煦笑容,温和道:“木征首领,实为信人。”

    “那不知信中的约定?”霎时,木征面露期许,紧紧的盯着江昭的一举一动。

    要是有丝毫不对劲,他就会立马转身跑路。

    现如今,大周于西宁屯兵三四万,他手上却仅仅是一两万蕃兵。

    兵力差距不是一点半点,任谁都得担心会否出现出尔反尔的情况。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江昭面色郑重,颇有风范的挥袖道:“三十日内,三州百姓任由木征首领定夺。”

    三十日!

    木征大喜过望,连忙拱手道:“江尚书果真是信人!不愧是大周第一等的重臣!”

    三十日,足以让三州七八成的百姓迁走。

    足矣!

    “嗯。”

    连着几声赞誉,让人心情舒畅。

    饶是如此,江昭也并未得意忘形,反而平和告诫道:“西夏颓败,董毡已被生擒,吐蕃可谓大势已去。

    首领若安心绥靖吐蕃,自可一生无忧。可若是生起了动乱之心,董毡就是前兆。”

    “勿谓言之不预也!”

    一言既出,木征喜意不减。

    事实上,他已经有过类似的心理准备。

    从西夏签下不平等条约,年年岁贡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西夏得颓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外有“岁贡”吸血,内有幼主登基、外戚干政,西夏可谓内外一团糟。

    特别是外戚干政,影响颇大。

    江山是皇帝的江山,不是外戚的江山。

    外戚为了死死掌控权力,可不会管江山社稷的运转问题。

    几乎可以预见,西夏的政治生态将迎来一波异常强烈的打击。

    既然得耗费大量的精力铲除异己,那就更是没有闲心关注外部的事情。

    西夏的上一位幼主是李谅祚,十余岁的他成功杀掉了舅舅没藏庞讹,掌握军政大权。

    可这并不代表新的幼主李秉常也能逃出外戚的魔抓。

    外戚掌权,注定了国内政局是一团乱麻,没有任何举兵南下的可能性。

    西夏不南下,吐蕃自是偏安一隅的命数。

    老实一点,并无不可。

    “木征谨记江尚书告诫!”木征放低姿态,恭谨道。

    董毡遭到生擒,他就是新的吐蕃王。

    三州吐蕃几十万百姓归他,更是让他喜出望外。

    相形之下,低一点姿态也没什么。

    江昭点头,就要说些什么,木征反而主动说起了话:

    “小臣某有一不情之请,不知可否允准?”

    “不情之请?”

    江昭一怔,摆手道:“说来听听。”

    董毡沦为阶下囚,木征就是决定吐蕃是否安稳的决定性因素。

    既然木征同意称臣,但凡要求不过分,他都能应允。

    趁热打铁,木征期许道:“卓玛侄女年芳二六,可否入宫侍奉大周皇帝陛下?”

    嗯?

    让侄女入宫?

    江昭一诧。

    不少武将亦是一诧。

    事实上,外族女子入宫侍奉君王,从来都不是稀奇事。

    无论是汉代,亦或是唐代,乃至于魏晋时期,都不乏外族女子入宫侍奉君王。

    此举,无非是政治结盟的需求。

    与之相对应的是公主和亲,都是一样的目的。

    最为出名的政治结盟,大概就是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

    和亲常见,外族女子入宫一样常见。

    当然,绝大多数外族女子与和亲公主,其实都没资格史书留名。

    不过,近最近百年以来,外族女子入宫一事倒是相对少见。

    甚至,几乎没有。

    究其缘由,主要就是几大政权对峙的缘故。

    长期的政权对峙,却没有任何消停的迹象,使得几大政权不乏仇恨,实在难以结盟。

    这也就怪不得江昭与一众武将惊诧。

    主要是实在少见!

    约莫三息,江昭徐徐道:“究竟能否入宫,实非江某可决意。不过,江某可书信一封,直达天听。不出二十天,就可有回应。”

    “如此,就劳烦江尚书。”木征连忙郑重道。

    让侄女入京,这是他经过充分思虑才做出的决定。

    西夏衰败,吐蕃偏安一隅,最大的威胁就是大周。

    让侄女入京与皇帝为妾,就此便是朝中有人。

    朝中有人,无疑让人更为安心。

    汴京,御书房。

    赵策英手持书信,面色微红。

    这是江卿送来的书信。

    主要就问两件事。

    董毡遭到生擒,官家要不要让他入京跳舞?

    木征的侄女容貌还行,官家要不要收了她?

    赵策英长叹一声。

    这这这,子川真是害苦了我啊!

    仅是迟疑了一息,赵策英就有了决定。

    苦就苦吧!

    不论是董毡跳舞,亦或是木征的侄女入京,一定程度上体现的都是大周国力的强盛。

    这是好事!

    【董毡押送入京,木征之言准奏!功臣名单,尽可书之。】

    十余字落罢,赵策英一挥手:“让人送去熙河路。”

    “功臣封赏名单,让江卿尽可大书特书。”

    会州、邃州、西宁州、湟州、廓州。

    足足拓疆五州!

    熙河开边,也仅仅是拓土七州而已。

    更何况,此次拓土还涉及了阵斩国主之功。

    这样的功绩,甚至都能与熙河开边相媲美,足以让史书大书特书。

    赵策英自是不会吝啬封赏。

    毕竟,封赏也是史书大书特书的一部分。

    司礼掌印太监李宪接过书信,连忙去办。

    书案对面,一幅堪舆图悬挂。

    观望了两眼堪舆图,赵策英拾起一封奏疏,处理起来。

    “咦?”

    仅是望了一眼,赵策英就会心点头。

    这是一份乞骸骨的奏疏。

    署名者,内阁大学士王尧臣!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