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中书省,政事堂。漫天飞絮,雪花轻飏。
一大一小,两杯蜜水置于木几上。
“怎么样?”江昭拾着一道文书,望过去。
“好喝。”赵伸两只小手捧着蜜水,小口啜饮,连连点头,圆圆的脸上满是满足,一副相当享受的样子。
江昭抬眉,不免摇了摇头。
区区一杯蜜水,怎么就享受起来了呢?
景王也惨啊,没尝过什么好东西!
“乖,待会儿带你喝奶茶。”
江昭温和一笑,带着几分哄诱道:“那个比蜜水更好喝。”
比蜜水更好喝?
赵伸连连点头,乖乖坐在小板凳上。
短短几句话,安抚好小皇子,江昭温和的面容严肃不少,平静的向下望去。
只见几位内阁大学士,或多或少都注目于此,不乏艳羡之色。
这也不奇怪。
毕竟,连着三代都可能是宠臣,谁能不羡慕呢?
真·宠臣·政坛常青树!
“近日,除了制定上半年的大局规划以外,还有几道文书涉及披红。”
“长话短说,尽快披红吧。”
江昭手上拾起一道文书,平和道:“其一,礼部的奏疏。”
“礼部恩科,拟定十九人为恩科考官,其中主副考官二人,尚未拟定。内阁可举荐主副考官人选,呈奏官家。”
“礼部尚书,张方平。”韩章阖眸,淡淡道。
“刑部右侍郎,冯京。”东阁大学士吴充沉吟道。
一般来说,礼部尚书就是春闱大试的主考官,鲜少例外。
是以,从礼部尚书张方平的名字被列上去的那一刻,余下人就唯有争取副主考官的位置。
“吏部左侍郎,陈荐。”资政殿大学士韩绛垂手沉吟着,徐徐道。
其实,相较于陈荐而言,韩绛这一脉还有更为优异的人。
刑部尚书,陈升之!
上一次的杨武案,就是以刑部尚书陈升之为主导,王安石、冯京二人为辅,一起翻了冤案。
不过,副主考官通常是三品官员,陈升之已然位列正二品,执掌刑部事宜,却是不可能争夺副主考官的位置。
“户部右侍郎,陈正。”文华殿大学士唐介沉吟着,上报道。
几乎也是一样的局面,唐介一脉也有更为优异之人。
权知开封府,王珪!
但王珪已然位列从二品,一样无法争夺副主考官的位置。
“刑部左侍郎,王安石。”集贤殿大学士文彦博黑着脸道。
几人说着,江昭一一记载,并在末尾添上了礼部左侍郎章衡的名字。
粗略瞥了一眼,江昭摇摇头。
礼部有了礼部尚书张方平担任主考官,章衡被选取为副主考的可能性不高。
不过,这也不影响什么。
章衡仅是四十余岁,还能熬!
“其二,吏部的奏疏。”
“三品以上可能晋升的官员,吏部给予了名单。”
一般来说,政绩大考都是从三月开始才会陆陆续续的出结果。
但,这仅仅是三品以下的结果。
三品以上的结果,时间要早上不少。
当然,吏部的名单也不一定就是最终颁布的结果,官家也有可能划掉一些人,亦或是添上一些人。
此外,吏部的名单仅会罗列三品大员和从二品大员的擢升。
至于正二品,并未列下。
究其缘由,主要是正二品大员也已经是“进无可进”,但凡擢拔,就一定是入阁。
也因此,正二品大员的擢拔数量可侧面体现出内阁大学士的人事变动。
这种层面的擢拔,名单仅仅在官家心中,不可能列在纸面上。
一道文书入手,江昭仅是瞥了一眼,就传了下去。
几位内阁大学士,相互传着阅览。
仅是扫视几眼,几人就或多或少的都产生了一种政治洗牌、物是人非的错觉。
无它,单从名单上的记载来说,这一次上位了相当一批变法支持者。
吏部左侍郎陈荐,吏部右侍郎李常。
户部左侍郎李清臣,户部右侍郎陈正。
礼部左侍郎章衡。
兵部左侍郎徐晖。
刑部左侍郎王安石,刑部右侍郎冯京。
工部右侍郎周孟阳。
太府寺卿,韩忆。
熙河路安抚使吴奎、两浙东路假安抚使宋怀、京东东路安抚副使.
一连串名字,足足二三十人。
这种擢升现象,并不奇怪。
官位擢升,一向都是一人动,一串动。
理论上,一位六部尚书的晋升,就能让其下两位正三品的侍郎相继擢升,左侍郎擢拔为尚书,右侍郎迁左侍郎。
其后,还会有人来填右侍郎的位子,这就足以支撑一位从三品安抚副使入京为官。
从三品安抚副使空出了位置,就可让一位正四品大员身披紫袍
粗略一算,一位六部尚书的晋升,起码可让四五位三品大员一起实现晋升。
而一般来说,政绩大考会有三四位内阁大学士致仕荣休,也即有三四位六部尚书实现晋升。
这一连串算下来,擢拔人数着实不少。
几位内阁大学士,或是面色微松,或是紧皱眉头。
约莫一炷香,名单传回江昭手中。
“其三,银行的奏疏,事关白银的流通问题。”
一道文书拾入手中,江昭面色严肃不少。
“宁远侯统兵渡海,从东瀛提炼了五十七万斤白银。”
“此后,每一年可能都会有百万斤左右。”
“为了便于白银流通,章衡上奏,拟定让商人以铜钱兑换白银,一贯半铜钱,可兑换一两白银。”江昭徐徐道。
封建时代,不少人都不懂经济的流通原则,就知道铜钱和白银是提炼出来的产物。
铜钱和白银提炼出来,就是钱,就能买东西!
殊不知,铜钱和白银本质上仅仅是起货币效用,其价值与生产力挂钩。
在铜钱和白银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力越高,社会生产的物资越多,两者的货币价值就越高,一贯钱能换取的东西就越多。
反之,要是铜钱和白银总量大肆上涨,但生产力不变,社会生产的物资不变,也就意味着铜钱和白银都会大肆贬值,甚至可能引起市场经济崩溃。
从客观事实上讲,铜钱和白银可以猛地大量增多,但社会生产的物资却不会在短时间内大量变多。
也因此,白银流通并不意味着朝廷可以胡乱花钱。
五十七万斤白银,要是使用得当,便是白银流入市场,助力商品经济繁荣兴盛。
可若是使用不得当,便有可能造成货币挤压,白银贬值,乃至于市场经济崩溃的窘境。
为此,章衡选择了较为保守的打法。
以货币总量为锚点,一贯半社会中的铜钱可兑换银行中的一两白银,这就使得银行中的白银成功流入了市场,但银行中少了白银,多了铜钱,钱币一进一出,等于没有流入市场!
也即,社会流通的钱币总量没有任何变动,仅仅是相当于货币种类更换而已。
一旦市场流通了白银,朝廷根据市场流通需求,再慢慢向市场注入白银和铜钱即可,风险相对较低。
这种法子相对保守,但也不容易出错。
“可。”
“亦可。”
几位内阁大学士,相继点头。
“其四,兵部上奏,粮草运输.”
文渊阁。
炭火旺烧,茶炉飘香。
尺许小火炉上,干竹为柴,挂着一尺许茶釜。
江昭持箸,不时添上一些蜂蜜、鲜牛奶,轻轻搅动。
淡淡的奶香、清新的茶香混合溢出。
赵伸小手攥着衣角,一瞬不瞬地盯着茶釜,认真注目,暗自咽口水。
江昭一瞥,淡淡一笑,也不意外。
事实上,受制于生产力的缘故,就算是朱紫权贵,能吃到的好东西也相当有限。
特别是调味品方面,着实是太过稀少,几乎都是以蒸、煮为主。
大人尚且如此,小孩能吃到的好东西就更是稀少。
一般来说,也就吃些米粥、碎肉、鲜果之类的东西。
奶茶,鲜甜清香,说不上是降维打击,但也绝对是相当勾人。
约莫一炷香,茶香四溢,乳白滚动,热气腾腾。
江昭拾起两盏茶杯,一大一小,盛了两盏奶茶。
赵伸垂涎已久,早按捺不住,身子微微前倾,小手已伸到半空,一副蠢蠢欲动的模样。
江昭摇了摇头,抬手轻轻拍过小手,轻声制止道:“别急。太烫了,冷一冷。”
“哦。”
赵伸眼巴巴的望了两眼,点了点头,乖乖缩回手,只是目光依旧黏在那杯奶茶上,连眨都舍不得多眨。
约莫三五十息,江昭伸手碰了碰杯壁,奶茶已然从滚烫变为温热。
“拿稳了。”
较小的一杯奶茶递过去,江昭叮嘱道:“小心烫。”
“好!”
赵伸应声,捧起奶茶一口一口的啜饮起来。
一时间,唯余淡淡奶香、茶香。
一杯饮尽,赵伸连忙凑近:“江相公,我还要喝。”
江昭抬眉,又倒了一杯过去。
咕嘟咕嘟,两杯入肚。
赵伸肚子明显鼓了起来,一副满足的样子:“江相公,你真好。”
江昭温和点头,招了招手:“走吧,入宫找你爹。”
御书房。
炭火旺烧,轻烟袅袅。
丈许木几,上有一副边疆堪舆图,赵策英拾起,怔怔出神,不时作沉思状。
就在这时,司礼掌印太监通报道:“启禀陛下,江阁老与小皇子入宫求见。”
一声通报,赵策英一怔,回过神来。
对哦,他还有个儿子!
“让他们进来吧。”赵策英持着堪舆图,摆手道。
约莫十息。
江昭牵着小皇子,缓步入内。
“微臣,拜见陛下。”江昭持手一礼。
“免礼。”赵策英挥袖道。
“父父皇。”赵伸念念不舍的望了一眼江昭,走向了老父亲。
赵策英一望,不禁失笑摇头。
半日,仅仅半日就念念不舍了?
“好了,皇后已经让人来催了几次,乖乖的去找你母亲。”
“过几日,再去文渊阁玩耍也不迟。”
赵策英吩咐道:“着人,送去坤宁宫吧。”
为了避免幼子早薨,赵伸仅仅百天左右,便被送出皇宫将养。
母子二人,一年估摸着也就见十来次。
其母向氏,自是不免心中思念万分。
可惜,孩子在江昭手上!
皇后几次让人来催,消息都被卡在了赵策英这一步,江昭甚至都不知道皇后来催过。
“是。”
司礼掌印太监连忙一礼,引着小皇子入宫。
“微臣告退。”
江昭抬手一礼,就要退下。
近日,除了恩科和可能到来的边疆战乱以外,其实并没有太过要紧的大事。
这一次,他就是单纯来还小孩的。
“不急。”赵策英连忙制止。
“朕心中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一时难以抉择。江卿可为朕参详一二。”赵策英拾起边疆堪舆图,说道。
江昭一怔,走近望了两眼。
河东路的堪舆图!
“不知官家,有何想法?”江昭慎重问道。
要是赵策英想要搞什么“远程遥控”,那绝对是得劝一劝。
赵策英沉吟着,说道:“朕想御驾亲征!”
嗯?
江昭目光一晃,尽是意外。
御驾亲征?!
这好像比“远程遥控”还要离谱一点吧?
“君王系江山社稷,切不可有半分闪失,万不可御驾亲征。”
江昭连忙道:“武将之中,宁远侯顾廷烨,镇南伯王韶皆为将帅之才,若是与英国公一齐入边征战,自能打下胜仗,陛下不必心忧。”
皇帝御驾亲征,这可不是小事,万一有了好歹,幼帝登基,江山社稷绝对会动荡起来。
要是运气不好,可能还会连着来一波“幼儿园”皇帝。
这谁受得了?
“不。”
“朕并非是忧心边疆胜算之事,也不是现在就要御驾亲征。”
赵策英摇头,摆手道:“自从炸弹研发以来,辽国的马匹优势已是荡然无存。以宁远侯和镇南伯的军事之才,边军要打胜仗自是不难。”
“朕的意思是……”
赵策英瞥了两眼,低声道:“若是边疆有了大一统之机,朕便入边亲征。”
“如此,方不负文治武功之威名,一旦大一统,便可位列千古一帝。”
大一统?
江昭一怔,理解了赵策英的意思。
以如今的政权格局,君王一旦实现了大一统,肯定就是千古一帝。
但,自古及今,凡千古一帝,无一例外都是文治武功具备的存在。
若是实现大一统的过程没有君王的深度参与,没有彰显君王的“武功”,不免显得君王过于躺赢。
正是有此顾虑,若是有了实现大一统的契机,赵策英却是想要入边御驾亲征。
君王亲征,就算是挂个名,那也绝对是“武功”的体现。
“江卿,行吗?”赵策英一脸的期许。
江昭一叹,没有作声。
什么叫难以抉择的想法,这不是已经抉择了吗?
……
大相公可能要致仕!
不足半日,这一消息便在权贵中流传开来。
一时之间,朱紫官员、权贵子弟、官眷贵妇,议论不止。
其议论核心,主要有两大问题:
大相公是否真的要致仕荣休?
以及,谁可能是下一任百官之首?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