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 > 第379章 一场静水流深的变革
最新网址:www.00shu.la
    “要不……”年轻男子试探道,“咱们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晚了!”额尔赫苦笑摇头,“书都送了,人也都打点过了,现在装傻,反倒显得心虚。”

    众人又是一阵唉声叹气。

    其实他们早该察觉不对劲的。

    这半年来,大阿哥为太子挡了多少明枪暗箭?

    太子病重时,他日夜守在榻前;

    朝中有人弹劾东宫,他第一个站出来反驳——若只是装样子,何须做到这般地步?

    “咱们当初怎么就没想到……”中年男子捶胸顿足,“大阿哥要真有心争那个位置,怎么可能天天往太子跟前凑?”

    年轻男子小声嘀咕:“还不是您说的,这叫‘以退为进’……”

    “……”

    *

    众人沉默良久,皆长叹一声:“早知如此,当初就该直接向东宫示好……”

    众人只觉得肠子都要悔青了。

    当初怎么就鬼迷心窍,以为大阿哥是在韬光养晦?

    如今细想,分明是步步都走错了棋。

    “济世堂那事儿……”有人忍不住低声嘟囔,“咱们还特意让人在朝会上提了一嘴,说什么‘大阿哥心系百姓,也该参与督办’。”

    一提这事,众人脸色更难看了。

    当时太子提出设立济世堂,为贫苦百姓施医赠药,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可他们却觉得不能让太子独占功劳,让大阿哥也分一杯羹!

    于是他们暗中鼓动手下官员上奏,提议让大阿哥也参与其中。

    结果呢?

    当时大阿哥听完那些吹捧,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直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冷声道:“济世堂是太子的心血,本阿哥不过是跑跑腿,谁再敢胡乱攀扯,休怪爷不客气!”

    当时他们还没反应过来,只当是大阿哥“韬光养晦”,不愿过早显露锋芒。

    伊尔哈甚至还得意洋洋地跟额尔赫分析:“大哥,您看,大阿哥越是推辞,越说明他心思深沉!他这是不想抢太子的风头,免得惹皇上猜忌!”

    额尔赫深以为然,连连点头:“不错,大阿哥果然深谋远虑!”

    可后来……他们才渐渐发现,事情根本不是他们想的那样!

    大阿哥不仅不避讳和太子亲近,甚至在某些场合,比太子本人还要维护东宫的声誉。

    有一回,朝中有个不长眼的御史暗讽太子“揽权过甚”,结果还没等太子开口,大阿哥直接冷笑一声:“怎么?太子为国为民,反倒成了罪过?那依你看,这天下该交给谁管?你吗?”

    那御史当场吓得跪地请罪,而大阿哥连看都懒得看他一眼,转头就对太子道:“保成,别理这些酸腐之人,咱们走。”

    那一刻,阿哈占家的人站在角落里,脸都绿了。

    *

    时间回到现在,角落里,一位年轻人突然幽幽道:“最麻烦的是,咱们之前那些小动作,太子和大阿哥……未必不知道。”

    这话一出,厅内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众人面面相觑,额角渐渐渗出冷汗。

    是啊,他们之前上蹿下跳,又是送书又是推大阿哥出头,自以为做得隐蔽,可那两位是什么人?

    太子自幼聪慧过人,大阿哥在军中也以洞察力著称,他们这点伎俩,怕是早就被看穿了。

    “那……那现在怎么办?”有人声音都发颤了。

    额尔赫闭了闭眼,半晌才咬牙道:“还能怎么办?从今日起,咱们夹紧尾巴做人!太子吩咐什么,咱们就做什么,绝不再动半点歪心思!”

    众人连连点头,再不敢有半分侥幸。

    *

    秋日的紫禁城,金风送爽,丹桂飘香。

    御花园的荷塘褪去了盛夏的繁华,只余几枝枯茎斜斜地立在水面上,偶有雀鸟掠过,惊起一圈涟漪。

    济世堂的推行却未因季节更迭而停滞。

    在胤礽的调度下,诸位阿哥各司其职,将新政稳扎稳打地铺开。

    胤礽站在毓庆宫的案前,指尖轻轻点着一幅摊开的大清疆域图。

    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朱红色的记号——直隶、山东、江南、湖广……济世堂的旗帜已插遍大半个江山。

    原本零星分布的惠民药局,如今已如星火燎原,渐成体系。

    紫禁城的银杏叶染上了金黄,风一吹,便簌簌地落满宫道。

    济世堂的推行也如这秋日的硕果,渐渐稳固下来。

    胤礽每日伏案批阅奏报,从药材调度到地方官员的任免,事无巨细。

    赫舍里一族和纳兰一族在明里暗里铺路,族中子弟或入太医院协理药方,或赴各地督查账目,一时间,朝廷上下皆知太子手腕了得,连带着赫舍里家的声望也水涨船高。

    这一日,胤礽正在毓庆宫与几位心腹议事,何玉柱匆匆进来禀报:“殿下,四阿哥、八阿哥求见。”

    “让他们进来。”胤礽放下朱笔,抬眸看向门口。

    胤禛一身靛青长袍,步履沉稳,眉宇间带着几分肃然;

    胤禩则含笑而入,手里还捧着一卷账册,姿态从容。

    两人一前一后行礼:“二哥。”

    胤礽示意他们坐下,温声问道:“可是有要事?”

    胤禛点头,从袖中取出一份密折:“布政使革职查办,涉事药行罚没赃款,并勒令其按市价向济世堂供药三年。”

    胤禛眼底闪过一丝冷意,“至于那些倒卖药材的官吏,流放的流放,抄家的抄家,一个都没放过。”

    胤礽接过密折,细细翻阅,唇角微扬:“不错。”

    胤禩适时递上账册,笑意温润:“二哥,这是弟弟整理的江南济世堂近三个月的收支明细。

    除日常施药外,弟弟还命人在各州县增设了‘义学’,聘请大夫教授百姓辨识药材、防治疫病,反响极好。”

    胤礽眸光一亮,接过账册翻看:“这主意不错,既授人以鱼,亦授人以渔。”

    胤禩谦逊一笑:“弟弟不过是拾人牙慧,真正推行起来,还是靠赫舍里家派去的管事们尽心。”

    胤礽合上账册,沉吟道:“济世堂既已稳固,不妨再推进一步——各地药田可优先雇佣贫苦农户,朝廷以市价收购药材,既充实国库,又惠及民生。”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