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 第399章 一意孤行的秦昇
最新网址:www.00shu.la
    “郑国公,为何是拥立越王杨侗,而不是燕王杨倓?”

    沈纶自然很清楚所谓的杨广遗诏不过是王世充凭空杜撰的,只是他有些奇怪为什么王世充要选择拥立越王杨侗,而不是比杨侗更名正言顺的皇长孙燕王杨倓。

    难道就因为王世充曾经在洛阳跟越王杨侗共事过一段时间,因此对杨侗更有感情吗?

    面对沈纶的疑问,王世充只是淡淡一笑,随即沉声解释道:

    “当初先帝考虑立储之时在三位皇孙之中犹豫不决,最终为了考验三位皇孙的能力,便留了代王杨侑在大兴,越王杨侗在东都洛阳,燕王杨倓则跟他去了江都,并各留了一部分大臣来辅佐他们。

    如今,留在大兴辅佐代王的大臣不是战死,就是投降了李渊,而在江都辅佐燕王的大臣又有不少人不是参与了江都之变,就是死在了江都之变中。

    只有越王杨侗这边,因为瓦岗军一直攻不下洛阳,这些辅佐越王的大臣大多因此逃过了一劫,没有死在兵荒马乱中。”

    说到这里的时候,王世充的眼中不经意间闪过一丝狠厉。

    在东都最艰难的时候,明明是他王世充率军一直在坚守洛阳,才让东都始终没有落入瓦岗军之手。

    可是到了最后呢,朝廷和天下百姓都将剿灭瓦岗的功劳安到了秦昇一个人头上,自己不仅没讨到多少好处,反而被人灰溜溜赶出了东都,赶去了江都。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很久,但王世充至今每每想起此事还是十分的意难平。

    不过很快,他就强压下了心中的不满,继续往下说道:

    “既然如今朝中官员大多是当初留在东都辅佐越王的人,若是我们在檄文中公开宣称要拥立越王杨侗为帝,自然很容易就能得到朝中不少大臣的支持,更有助于我们成大事。”

    沈纶闻言顿时恍然大悟,随即心悦诚服对王世充道:

    “还是郑国公考虑得周全,侄儿佩服!”

    “世子言重了。”

    王世充谦逊了几句,而后正色道:

    “女帝毒害亲父,天理难容,秦昇拥立女子为帝,颠倒阴阳,他们夫妻二人的所作所为早就惹得人神共愤,天人共弃,只要我们在江都举高一呼,天下仁人志士必云集响应,纵使秦昇帐下那些骄兵悍将再为虎作伥,也难敌天下汹汹民意。”

    看着眼前慷慨激昂的王世充,沈纶恍惚间不由生出了几分错觉。

    似乎他们两家才是正义的一方。

    次日,江都通守、淮南道大行台尚书令、左屯卫大将军、江淮道讨捕大使、郑国公王世充在江都传檄天下,言丹阳公主杨翎联合驸马秦昇毒杀先皇,天理难容,自己奉先皇遗诏,号召天下仁人志士共讨此二贼,谨遵遗诏拥立越王杨侗为帝,重整大隋河山。

    王世充在江都起兵讨伐女帝杨翎和其夫秦昇的消息一经传出,天下为之震动。

    不久之后,江南道总管、梁国公沈法兴也在毗陵公开响应王世充的号召,宣布将派其子沈纶率六万大军北上,助郑国公王世充共讨国贼。

    就连已经归顺朝廷的原江淮义军长史辅公祏也宣布脱离江淮义军,追随郑国公王世充共讨国贼。

    在女帝杨翎登基半年之后,一场针对她和她夫君的内战,最终还是爆发了。

    ……

    随着王世充、沈法兴和辅公祏在南方起兵的消息传到洛阳,整个朝廷都为之震动。

    朝中不少官员倒不是怕朝廷对付不了王沈辅三人,而是担心会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势力加入叛军,最终搅个整个大隋战乱四起,烽火连天,到时候不知会有多少百姓死于战乱,又将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

    他们更担心西面的唐朝会趁火打劫,趁着大隋内乱之际出兵夺回河套和河东,甚至有可能兵出潼关,威胁东都洛阳。

    可与这些大臣一个个忧心如焚不同的是,作为叛军口中要讨伐的对象之二的齐王秦昇此时却是异常冷静,当天就上书女帝,举荐新任淮南道都督杜伏威为主将,左武卫大将军来护儿和右羽林卫大将军徐世勣副之,率六万兵马南下平叛。

    对于秦昇的举荐,女帝杨翎自然是无一不允,当即就下旨命杜伏威、来护儿和徐世勣三人率军南下平叛。

    只是这一决定无疑在朝野上下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因为很多大臣想不明白,朝廷为什么要让杜伏威来做这个主将。

    要知道,杜伏威当年可是大隋三大贼首之一,如今虽说已经归顺了朝廷,但那不过是因为受形势所迫,一旦战局对朝廷不利,谁知道他会不会再度反叛,重新与朝廷为敌,到时候前线的数万将士则危矣!

    更何况,如今叛军之一的辅公祏还是他的结拜兄弟,焉知他会不会因为顾念昔日的情谊,对辅公祏网开一面,最终反而坏了朝廷的大事。

    为了阻止杜伏威做这个主帅,不少大臣纷纷联名上书女帝,言主将人选事关大隋国本,还请陛下慎重考虑,另择良将代之。

    对于这些大臣的上书,女帝一律留中不发。

    不少大臣知道派杜伏威为主将实际上是齐王秦昇的意思,便纷纷跑去拜见秦昇,劝说他为了大隋的江山社稷,重新考虑主将的人选。

    可秦昇只用了一句话,便说得这些劝说他的大臣哑口无言:

    “昔日姜伯约也是一介降将,可季汉后主刘禅却能封他做大将军,执掌季汉兵马,难道当今天子反道不如季后后主知人善用?”

    眼见女帝和齐王坚持要以杜伏威为主将,众大臣不敢再劝,只能长叹一口气,一切听天由命了。

    但秦昇如此安排自然有他自己的用意。

    杜伏威是江淮义军的领袖,又是辅公祏的义弟,自然是用来对付辅公祏。

    王世充麾下第一大将是他的女婿单雄信,而对付单雄信没有人比徐世勣更合适了。

    老将来护儿精通水战,自然是对付沈法兴父子的最佳人选。

    三人中之所以要以杜伏威为主将,自然还是要给天下那些反王树立一个榜样,那就是不论当年如何与朝廷为敌,只要现在愿意真心实意归顺大隋,不仅性命无虞,还能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毕竟,江都的锦衣卫已经飞鸽传书给他送来消息,说王世充的次子王玄恕已经在前往襄阳的路上了。

    (突然想到,将来如何处置单雄信也是个问题呀!)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