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138章 未来大势,在此一役!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层层乌云压着宫殿,天空之镜间一片黑暗,伸手不见五指,唯有偶尔闪过的划破天际的闪电照亮人的面容,苍白不堪。

    黄豆般的雨滴逐渐落下砸在地上溅出一朵朵水花。

    李显穆有些昏昏沉沉的走出宫门外,身上亦有被淋湿,皇帝不愿意听他的解释,这是此刻最无解的难事之一。

    宫门外停着一辆装饰很是朴素的马车,“显穆表弟。”

    一道颇为轻柔的声音传到李显穆的耳边,在轰隆隆的雷声中异常显耳。

    李显穆往马车边上一看,竟然是太子妃张氏和朱瞻基,此时往日雍容华贵、顾盼神飞的二人,面上皆带着深深的惶恐之色。

    李显穆快步走向马车前,低声道:“太子妃请尽快回到东宫去,莫要让陛下再多生疑太子之事,臣定尽心竭力,一定会救太子出火海之中。

    皇孙殿下也请回到东宫之中,太子虽身陷囹圄但皇孙您还是陛下最喜爱的孙子,莫要因为此事而心生怨恨,以至于让太子更加艰难。

    或许太子殿下的生机就应在您的身上!”

    因为李显穆和太子殿下一向有所避嫌,所以朱瞻基和李显穆的接触并不很多,但他曾经多次听父亲说过,李显穆是值得信任且依靠的人。

    此刻天色昏沉,乌云按压,雷光电鸣,对于小小的朱瞻基而言,点点雨滴落在李显木的身上,映衬着他极其高大,宽阔的肩膀,甚至让他有一丝看到皇祖父的感觉!

    “表叔,侄儿明白!”

    朱瞻基是相当聪慧的,李显穆仅仅说了两句,他就明白自己现在更应该保持好和皇祖父的关系,以免让皇祖父对父亲更加厌恶。

    李显穆又和太子妃点了点头,而后转身向李府的马车而去。

    坐在车上,李显穆盘算着今天发生的所有事情,他还是要从中寻找破绽,能够让他和皇帝发生对话。

    今日的皇帝太过于愤怒,他只能暂且等待时机,方才见到朱瞻基之后,他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毕竟朱棣对朱瞻基的喜欢是明显于不同于其他皇孙的。

    “妖术、私见朝臣、官员联合蒙蔽,就是这三件事,该要如何说服皇帝呢?

    其中的关键核心又是什么呢?”

    李显穆自言自语道。

    李显穆的马车转过街角,却突然被一辆马车逼停,而后出现了一个让他有些意想不到的人,汉王殿下!

    汉王的神情中带着明显的得意,他掀开车帘,向着李显穆笑道:“显穆表弟,这几年你在太子身边鞍前马后,替他出谋划策,瞒得过陛下却瞒不过我,今日之后,太子必然垮台,我知道你是有才能的人,若你愿意帮助我,过去种种,孤既往不咎。

    你的岳父是英国公,是我勋贵圈子中的人,何必要跟着大哥那等人呢?”

    雨势渐渐的变大,砸在二人相距不过两米的马车上,把车上溅下的水珠甚至落到了二人的脸上,二人皆是一手挑着车帘,汉王眼中带着胜利者的得意。

    李显穆望着这一幕却渐渐的放松下来,果然汉王还是他所知道的那个汉王,稍有成绩就会得意忘形起来。

    既然如此,那便不足为惧。

    如今正是汉王最得意的时候。可他所不知道,越是得意的时候,便越是一个人最脆弱的时候。

    李显穆平静道:“汉王殿下所言,臣不明白。

    臣一直只是陛下的人,何时成了太子殿下的人呢?

    这天下的臣子也没有殿下您的人,我们皆是陛下的臣子,只需要效忠陛下即可!

    先父临终前曾和殿下说过的话,想必您现在已经全忘了。”

    汉王眼中的一丝得意缓缓收起,“姑父临终之时所说过的话,孤自然不会忘,可姑父并不是神,他当初的预言错误,这天下的大位即将落到孤的手中,而不是他所看好的太子!

    表弟你冥顽不灵,若是非要陪着太子,那日后,怕也只能蹉跎于家中了,可怜姑父何等声名,三个孩子却一个比一个不肖,你这等天纵奇才也只能困顿于原野之上!”

    道不同不相为谋,话不投机半句多。

    汉王这一言落下,雨势已经愈发的湍急,砸落在两侧的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音,间或有风拂过,将其灌入车内,汉王撤下车帘,李显穆亦落下,在漫天风声、雨声、雨滴落于青石板上之声,雨滴落于车厢之上,滴滴嗒嗒的声音之中,两辆马车错落而行。

    雨雾蒙蒙,渐行渐远,只余下重重看不透的雨幕,接天连地,仿佛天上银河倾泻无穷尽!

    ……

    李显穆在大雨倾盆之中,进了公主府,临安公主很是担心他,一直在正堂中等着,李显穆一见母亲脸上焦急的神色,只觉心中一酸。

    “母亲,太子殿下出事了。”

    李显穆飞快地将宫中所发生的事情告诉了母亲。

    临安公主活了这么大的岁数,经历过那么多的变迁,对其中之事早已是了如指掌,她深深皱眉道:“此番太子艰难,穆儿你……”

    你可要改换门庭吗?

    临安公主明白,如果李显穆愿意改换门庭投到汉王麾下,日后依旧可以得到重用。

    至少未来一个正二品的大员是少不了的。

    母亲的话虽然未曾说完,但是李显穆却知道母亲想要说什么,他坚决的摇了摇头。

    “母亲,如果仅仅是为了寻常的高官显爵,儿子以及父亲并不需要参与到夺嫡之争这等艰难的大事上,就如同我们一直所说的,只要效忠于陛下,而后按部就班的在接下来的朝廷中发挥自己的余力即可,如何需要像是现在这样呢?”

    李显穆沉声道:“可家族的荣耀,为祖父追封王爵配享太庙,仅仅那样就能够得到吗?

    想要改变这这座天下。一个普通的重臣就能够做到吗?

    让李氏流芳百世,是一个普通的正二品官员所能够成功的吗?

    让父亲名列于文庙十哲之上,是一个普通的二品大员所能够做到的吗?

    不可能!

    所以儿子必须要成为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从父亲到儿子,我们已经在太子殿下身上投入了太多的感情以及影响,如果这一切毁于一旦,其损失可能以后无数代人都无法弥补。

    因为李氏可能再也不会有像父亲以及儿子这连续两代有如此大才之人了!”

    李显穆一字字一句句敲打在临安公主的耳边,其中所蕴含的大愿让临安公主也为之震惊。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正是太子殿下遭遇如此大难,如果能在危难之间将其重新奉承起来,那才是对于李氏最重要之事!

    危机、危机,没有危险,哪有机会。

    此番若我能救太子出苦海。而后再高风亮节不据此功,我将彻底于太子心中成就第一!”

    望着眼前顾盼神飞、毫无一丝衰颓之气的儿子,她又想起了她的丈夫李祺曾经所说过的那些话,李氏从来就不是一个循规蹈矩,只希望荣华富贵的家族。

    “穆儿,你想做什么就去做,有母亲在这里,总归能为你求一条活路出来!”

    李显穆闻言深深的跪倒在临安公主面前,重重地磕了三个头,甚至头上渗出了一丝血丝。

    “幸赖母亲天家贵种,以有我李氏今日之贵!”

    李显穆深深的知道,他和其他的大臣是不同的!

    他至少有一次能够面见皇帝的机会!

    他至少能为太子说一次话,但是如何说服皇帝便在于这一次谈话之中,他只有一次机会,必须要一发即中。

    ……

    雨过天晴,碧空如洗,京城中被雨洗得一尘不染,为炎热的夏日带来了几丝凉爽,锦衣卫的行动,很快打破了这一丝雨后的静谧。

    在几乎所有人迷茫与恐慌的目光中,一众东宫官属皆被压入诏狱之中。

    人一入诏狱之中便生死难料,历来在诏狱中被殴打致死的官员从来不在少数。

    很快太子在南京所为之事,便传遍了朝野。

    京中大大小小的官员,皆向皇帝上书表示此中定有误会,太子不可能如此诅咒君上。

    这些上书大部分皆被皇帝痛骂回去。

    这下京中官员都知道皇帝愤怒到了何种地步,不过偌大的大明朝,自然有许多清正廉明的官员,坚决认为太子是被冤枉的,且妖术之事,纯属子虚乌有。

    尤其是年轻的官员,对妖术之事嗤之以鼻,纷纷接着上书皇帝,又是一批人被压入了诏狱之中,眼见朝中之势,如火如荼,已然难以控制。

    京中一时之间,竟陷入风声鹤唳之际,李显穆一直一言不发。每日按时在文渊阁当值,他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随着皇帝渐渐的冷静下来,李显穆觉得正确的时机已经渐渐要出现了,那就是太子回京的那一日!

    太子朱高炽终究算是平安的到达了京城,只是他颇有些惶恐,在路上的这些时日,他已然得知了妖术之事传遍大明,当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只觉五雷轰顶,这必然是有人在构陷自己,而这个人只能是自己的好弟弟汉王。

    这一路之上,锦衣卫以及随行官员的态度,让朱高炽的一颗心一沉再沉,锦衣卫的官员最擅长察言观色,和太监比起来都不遑多让,而现在他们的态度就是皇帝的态度,他的太子可能真的要失去了。

    文渊阁中。

    当初的七人内阁,如今已经只剩下杨士奇、李显穆等寥寥四人而已,其余人已经皆被下狱,甚至尚书夏原吉等被列为太子党的也都被关入了诏狱之中。

    只是夏原吉等人毕竟位高权重,被关入诏狱几日之后,就重新释放,但很明显皇帝在防备他们。

    “太子殿下的船驾已经快要到京城了。”

    李显穆突然说道。

    杨士奇和杨荣眼中皆是一亮,他们都相信李显穆不可能突然说这么一句话,“明达可是有何良计能够帮太子逃脱苦海?”

    “太子回京之后,陛下无论如何都一定会和太子见一面,我会在殿上为太子争辩,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在合适的时机,你们将皇孙朱瞻基殿下也带入到殿中。”

    虽然三人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太子党,但同时在文渊阁当值,又同时在东宫为官属,早已是心知肚明,他们三人的前程都牢牢的和太子所绑定。

    到了这等万分艰难的时刻,纵然是一向排斥异己的杨士奇,也众志成城起来。

    如今这样的局面,他甚至在皇帝面前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唯有李显穆能借着和皇帝特殊的关系,为太子做最后的争辩。

    “明达,此番若你真能救太子出苦海,我这一生唯有敬服你!”

    “明达定能不负所望,天下之智一石,明达独占八斗!”

    文渊阁中的光线有些暗淡,李显穆点上一盏油灯,烛火噼里啪啦摇曳着,灯芯印在宣纸之上,李显穆望着洁白的纸张,没有说话,只是右掌缓缓蜷起,握成拳头。

    天下大势,未来大势,只在此一役!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