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140章 挽狂澜于既倒
最新网址:www.00shu.la
    九天之上李祺燃放神香。

    武英殿中李显穆慷慨激昂,殿中一时寂静无声。

    李显穆被雨水打湿的眉梢已经干掉,微微翘起一个不太明显的弧度。

    轰隆的雷声在殿外响起,偶尔有划破天际的闪电,照亮殿中一切,照得人纤毫毕现、面带紫电神光。

    继而是噼里啪啦雨滴,洒落在琉璃瓦上,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而有律动的节奏。

    深深的潮意,从殿门的缝隙中透进,带着一丝夏季暴雨所特有的深寒,让人忍不住打了一个寒战,是汉王。

    皇帝负着手的面上还保持着愤然之色,如今已经缓缓凝固,眉宇间微微皱起,带上了一抹深思。

    太子朱高炽完全伏在地上的身子微微直起了一些,苍白如雪的脸上也泛起了一丝红润,眼底露出几分希冀,好似雨过天晴后的彩虹。

    黑衣宰相姚广孝目光定定的望着李显穆,手中盘着的佛珠速度陡然加快,但力道却轻了几分。

    英国公张辅挺直的腰杆微微松塌了两分,目光垂落,甚至有闲情逸致,将公爵袍上的褶皱抚平。

    列在皇帝两侧的诸位总管太监,皆震惊的微微侧视,眼底深处满是敬服和叹服。

    汉王则脸色苍白,赵王眼底亦有几丝不豫。

    白色闪光之下,李显穆跪在后方,将所有人的神情一一录在眼中。

    实在是李显穆此番慷慨激昂的言语,挑不出一丝毛病,堪称应对皇帝愤怒的完美回答。

    他先是表明了自己和太子之间的关系,而后又表明了自己和皇帝之间更紧密的联系,之后表达了自己对皇帝的一片诚心。

    最后他抬出了先帝!

    这实际上是对朱棣的一种潜意识影响,李显穆在告诉朱棣,我之所以和太子亲近,是因为他是太祖皇帝的孙子,而我是太祖皇帝的外孙。

    以这样的关系来看,我们的血脉源头在先帝的身上,而您是我的亲舅舅,论血脉联系我和太子之间,没有和您之间更亲近。

    您又为什么要怀疑我会去帮着太子而对抗您呢?

    李显穆还道出了天家亲伦四个字,又是在潜意识的暗示朱棣。

    在这一整套的辩论逻辑中,李显穆根本没有费尽力气去解释自己与太子之间没有联系,而是用与皇帝之间更紧密的联系,来告诉皇帝,我们舅甥才是更亲密的。

    这一番解释触动了皇帝的心,让他彻底的缓和下来。

    在场众人对气氛变化最是敏感,皇帝的态度变化,他们自然能够感受到。

    李显穆跪在地上,其他人在观察他,他也在观察其他人,仅仅在这片刻之中,他就能明显的感受到,这殿中果真是分成两派。

    其中黑衣宰相姚广孝,似乎有出手之意,但因为李显穆已经解决了目前很大的一个问题,所以姚广孝便安静了下来。

    皇帝的态度出现了缓和,可是李显穆却没有丝毫的放松,因为真正的难题在太子这里,他如今已经在皇帝的面前重新获得了说话的机会,但是能否为太子脱罪还要看之后他的言语能否触动皇帝!

    朱棣从一开始的愤怒之中,渐渐脱离出来,望着跪在地上的李显穆,“你的忠谨,朕一向是知道的,况且是何人说你,工于谋国,拙于谋身,谋国谋身,岂非一理,这是在讽刺朕不能为谋国者存身吗?

    说出这等大逆不道之言,当真该杀!”

    伴随着皇帝这句缓和的话语一出殿中氛围大变。

    汉王万万没想到皇帝竟然就这样轻飘飘的揭过了对李显穆的怀疑!

    虽然方才的言语让他早就有所预料,可他实在不甘心,他谋划了这么多,再加上天时地利人和,才将李显穆和太子逼入如此绝境。

    就此作罢,实不甘心!

    “不过是一些不能得天恩浩荡的阴暗小人罢了,若臣与这些人计较,岂非要陷于污泥之中!”

    李显穆目光清明,眼中满是对那等人的蔑视,这等意气风发之景,让殿中众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他还是个未及弱冠的少年郎。

    “这话没错,天恩浩荡,当真是天恩浩荡,你这等天端的人物,不要与那些人去计较。”

    朱棣又颇带嫌弃的看了地上的汉王以及太子一眼,摇了摇头。

    人比人要死,货比货得扔,有李显穆珠玉在前,再看自己的儿子,朱棣真是颇有几分嫌弃,一个能武不能文,一个能文不能武,也只有老大家的朱瞻基非常像他。

    想到朱瞻基,朱棣眉心又微微皱起,望向了太子。

    今日之事终究是因太子而起。

    朱棣虽然已经相信李显穆不会因为和太子之间的联系而偏向太子,但太子所做之事依旧让他不能宽心,此番实在是犯了他极大的忌讳。

    他深深的望向太子,目光如剑如刀,锐利如天上神光,好似要穿透那两百斤的体重,穿透肥肥的肉,看到朱高炽的内心,看看他是不是真如平日那般温良恭俭让,是不是那个让世人称颂的仁德太子,还是在和善的皮下,有着对他这个君父的怨恨之念,以及宛如虎狼的不臣之心!

    朱棣自战火中走来,自血海中登上皇位,自然有不怒而威的摄人之气,这般深刻的探究之色,隐隐便带上了一丝杀伐之意,伏在地上的朱高炽,只觉被死亡所笼罩,他方才微微放下的一丝心,立刻再次提了起来。

    “父皇这是想要杀死我吗?”

    下一瞬朱高炽便排除了这样大逆不道的想法,他知道父皇不可能因此而杀死他,甚至最多也只是废除太子之位而已。

    汉王眼见皇帝与太子之间再次剑拔弩张起来的氛围,心中顿时一喜。

    方才被李显穆所震惊,他差点忘记了今日之事,乃是皇帝与太子之间,而非皇帝与李显穆之间。

    纵然李显穆巧言色变得以脱身,但只要太子被废,李显穆若是想要荣华富贵,也只能到他这里来俯首称臣。

    擒贼要擒王,打了这么多年仗,没想到竟然将这件事忘记了!

    “父皇今日我等是前来议太子之罪而非李显穆之罪。”

    汉王有些迫不及待的将这句话道出,而后又重重的将头垂下,他动作有些剧烈,亲王服上所绣的蟒也随之而动,活灵活现,似要择人而噬。

    朱棣刚要说话,李显穆便颇为诧异的望向汉王,奇怪问道:“汉王殿下说太子殿下有罪,方才臣进殿之时,陛下也说太子有罪,不知太子到底所犯何罪?

    难道是当日那封奏章中的妖术之事吗?

    臣未曾想,陛下和汉王殿下竟将这等荒谬之事,记在这时。”

    朱高炽后背一紧,他对李显穆是颇有几分了解的知道李显穆这么说,定然是已然有应对之策。

    朱棣先是一愣,而后将目光转向了李显穆,目光中流露出一丝不可琢磨的意味。

    “你是说朕冤枉错怪了太子?”

    朱棣的声音中再次带上了一丝阴寒,汉王心底已经要大笑出声。

    李显穆啊李显穆,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方才你巧言令色,将自己从太子的漩涡之中脱离了出去,现在你又自己主动跳了回来,在这种时候你为太子说话,真是不知死活、不知好歹。

    当真以为父皇对你的纵容是无限的吗?

    “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如果你不能说出个道理,朕会怀疑你的用心,以及你方才所言到底是真是假,你确定你要为太子出言吗?”

    皇帝的声音中带着彻骨的寒意,可殿中对皇帝心思最为了解的几人,却感受到了其中的变化。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谎言就是人人平等,这个世界上第二大的谎言就是有理行遍天下。

    一模一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人说出来,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是李显穆刚刚进入大殿时,他就说出方才那句话,只会被皇帝厉声呵斥,而现在皇帝却愿意给他一个机会。

    这便是李显穆已经在皇帝心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于是这句话的分量就变得不同。

    从进入武英殿以来,李显穆心中第一次松了一口气,他所求的不正是这样一个机会吗?

    他先前的字字句句,语中含情,所求的不正是一个能让皇帝正视他所说的话,并且去为之思考的机会吗?

    只要皇帝思考,只要皇帝开始琢磨他说的话是否有道理,这一场他和皇帝的对弈,他就已然胜天半子!

    殿中大势,已然在这片刻之中逆转!

    汉王心中生出了一股巨大的不安,继而席卷了他的全身,他再也忍受不住,抬起头来,怒目而视,厉声呵斥着李显穆,“李显穆,你就搅吧、搅吧,用你那张只会胡言乱语的嘴,把好好的一个朝廷搅得天翻地覆。

    把国家大事、储位之尊,也搅的成了如此凌乱之物,你把圣上当成了什么,难道圣上还不如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见识更多吗?

    竟然还需要你在这里,来说一些什么匡扶社稷之语!”

    李显穆毫不畏惧,抬起头来直视着汉王,厉言说道,“微臣还请汉王殿下慎言!

    微臣是永乐三年的进士,是天子的门生,是当今圣上亲点的状元,是陛下读了臣的策论之后,赞臣有横压三百州之才的六首三元!

    丁忧守孝之后,是陛下拔擢臣进了内阁,是陛下让微臣在身侧备为顾问,是陛下让臣入了东宫,承担起规范太子的职责,臣的每一步升迁皆是陛下所为,皆是陛下所幸重。

    若臣不能对国家大事出言,殿下难道是在质疑陛下的眼光吗?

    殿下难道是在怀疑陛下为微臣大开方便之门吗?

    殿下难道认为是永乐三年的两榜进士皆徒有虚名吗?

    毕竟微臣这个魁首,在汉王殿下的眼中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遑论其他人呢?

    此非殿下论外臣之道,微臣还请汉王殿下收回此等不当言论!”

    汉王万万没想到自己不过说了两句,竟被李显穆这等长篇大论回怼,他忍不住按了按太阳穴,只觉整个人昏昏沉沉,李显穆的那番言语在他耳边萦绕,犹如无数只苍蝇嗡嗡叫,气得他几乎要昏过头去。

    可他刚刚从地上起身,便听到了李显穆还不曾停下,依旧厉声道:“至于汉王殿下所说圣上自有公论,诚哉斯言。

    然唐太宗,亦有魏征为其谏言,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陛下神明天纵,臣等在陛下身前查缺补漏而已,岂能一言不发而坐视陛下受奸人所蒙蔽呢?

    汉王殿下虽不能继任国朝大统,终归是一国之主,为天子藩篱,还请汉王殿下收起今日所思,此非为君之道,此非为王之道,此非为主宰之道,乾纲独断、偏听偏信,此为祸之道也!

    臣虽不是汉王殿下的僚属,亦是汉王殿下的表弟,此为弟对兄之规劝也!”

    “李显穆你欺人太甚也!”

    汉王再也忍受不了,尤其是李显穆直接说他根本不能继承大统,几乎戳中了他心底最敏感的那一根弦,让他直接怒喝道,“你在说什么狂悖之言!”

    黑衣宰相姚广孝微微眯了眯眼,作为真正的局外之人,加上他是当世顶级的智谋之士,他看出了李显穆是在故意的激怒汉王。

    汉王想要擒贼先擒王,绕过李显穆,直接拿下太子,李显穆亦是如此,能够让太子脱罪,除了要说服皇帝,李显穆这是抱着将汉王一网打尽的心思,让汉王经过此事,被皇帝所厌弃。

    真是好大的野心!

    真是好大的算计!

    也真是好大的胆量!

    毕竟如今的形势,能够将太子之位保下来,便已经称得上是足够辉煌的一场胜利了。

    竟还想在此必其功于一役,只是不知汉王会不会上了李显穆的当,在今日,从最巅峰直接被打落低谷。

    姚广孝心中自然是偏向太子的,但不妨碍他亦想要看一看戏。

    李显穆有才他是知道的,但他想要看一看李显穆和他的父亲李祺相比较起来,能差几分,亦或能胜几分,他对这父子二人有极大的兴趣!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