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179章 陷阱(第五更)
最新网址:www.00shu.la
    “李侍郎这般故意激怒尚书,就不担心尚书之后恼羞成怒使绊子吗?”

    “本官只怕他不使绊子。”

    这些时日京城中因李显穆所提之事,已然是风起云涌了,李显穆敢断定其中必然有胡英作为推手。

    与其让这些反对的力量不断累积,不如直接戳破一些,他就不相信胡英现在还能坐得住。

    马车外突然传来了一阵喧嚣之声,而后是车夫略显惊慌的声音,“小公子,前面有学子堵路。”

    李显穆先是眉头一皱,而后又缓缓舒展开,眉宇间透出一丝不屑,又是这一招,永远都是这一招,鼓动这些士子来发动舆论的力量。

    这一招不能说没用,应该说很有用,古往今来舆论的力量都仅次于军事力量,甚至强大的舆论力量能够瓦解军事力量。

    毕竟军队也由人而组成。

    但在古代没有那么多的媒体,舆论的力量依赖于口口相传,而且掌握在士子这种相对文化水平高的人手里。

    这就是极大的破绽。

    双刃剑是既能伤人,又会伤己的!

    当初李祺就几次三番利用舆论反而制裁了对方,现在胡英竟然还用这一招。

    “请礼部右侍郎出来给我们一个交待!”

    李显穆也不躲藏,径自从车中走出,居高临下喝然问道:“本官在此,尔等士子,阻拦朝廷命官所为何事?

    本官不是刑部大理寺的堂官,若有冤屈请往别处而去,本官这里概不受访。

    速速散开。”

    啊?

    众士子都被李显穆的态度搞的一愣,这还是他们第一次遇到这样对待士子的高官,其余的高官就算不愿意相见,也不会这么明确拒绝。

    毕竟,一个士子可能仅仅是个穷书生,可一群士子那就是舆论。

    被李显穆这般先声夺人呛声后,众士子迷茫之中气势便弱了三分,但好歹还没忘记今日而来是为了何事。

    “李侍郎,如今京中盛传明年乡试以及后年会试,将会以李忠文公的传世录作为基础典籍,是否真有此事?”

    李显穆依旧从容道:“有又如何?没有又如何?”

    他这幅满不在乎的态度彻底激怒的众士子,当先有人指着李显穆怒道:“我等士子十年寒窗之苦,难道李侍郎就要为一己私利而湮灭吗?”

    李显穆眉宇间明显暗沉下来,厉声喝然,“什么叫一己私利,李忠文公难道不是当世的圣人吗?

    李忠文公难道不是名列文庙之中吗?

    圣人的学问不让它颁行于世,教化世人,难道要让它被束之高阁,让它被世人遗忘吗?

    这就是你们对待圣人学问的态度吗?

    你们到底是为了求大道,还是仅仅为了做官?

    若是为了求道,那就去学当世圣人的学问,若是为了做官,那本官身为礼部右侍郎,就要怀疑你们的用心了!

    为了做官而做官,这等利欲熏心之辈,又怎么能让你们真的名列两榜进士,黜落了才最好不过!”

    李显穆这一连串的质问简直如同一把把重锤,砸在所有士子心中,砸的他们脸色苍白,砸的他们面无血色,砸的他们讷讷不敢应声。

    儒家是一门以道德为先的学问,做事先做人,甚至耻于谈利。

    他们怎么敢说读书就是为了做官,他们又怎么敢说他们对求大道根本不感兴趣。

    可不说,就落进了李显穆的语言陷阱之中,既然是为了求道,那李忠文公的学问直指大道,你们可以去学了。

    李显穆环视众人的神情,心中不住冷笑,区区士子,不过轻而易举就能拿捏,让他们有苦难言。

    “怎么突然不说话了,连求道几个字都不敢说出来吗?圣人怎么有你们这些子孙,真是儒门不幸!”

    “李侍郎,我们自然为了求道,可李忠文公也曾说过知行合一,若是不做官践行圣道,我们又怎么能够知道所求道的正确呢?”

    “是啊,李侍郎,况且为圣上分忧,这亦是我等想要作为,难道侍郎便要剥夺我等这份拳拳之心吗?”

    李显穆将目光投向方才第一个喊出的士子,这倒是个人才,李显穆以道德攻击,他就以道德回击。

    李显穆终于提起了意趣,饶有意味的问道:“既然你知道李忠文公知行合一,并且准备践行他,那又为什么反对以传习录作为答案去考试呢?”

    “学生学了二十五年的朱子之学,乍然改变定然名落孙山,往昔没有机会拜读李忠文公的学问,如今进了国子监,才知道这世上有如今显赫的学问,可惜举业在前,却不能学习。

    可前些时日乍然听闻李侍郎要废理学而立心学,是以今日来到这里,请李侍郎高抬贵手,为我这等学子开一条生路出来。”

    这番话说的不卑不亢,有理有据,倒是让李显穆升起一丝好感,这批学子中倒也不全是些草包,这番话才有些意思。

    虽不知是否真心实意,可却顺耳多了,李显穆又望向其余众学子。

    众学子眼见李显穆脸上怒色减少,顿时心中知晓此法有效,既然不能以圣人之道逼迫,那就以情动人,天下学习理学的学子那么多,李显穆难道还真的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让无数学子不得在举业上施展吗?

    “本官曾经听过一句俗语,叫做听风就是雨,现在看来就是你们这些了。”

    李显穆感慨道:“废理学而立心学,这是从哪里传出来的谣言,本官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本官的同僚也没有听过。

    这等大事。

    你们为何会觉得是本官区区一个礼部侍郎所能够主导的?

    就算是陛下想要废理学而立心学,也要召集一众大臣商议,不说当今圣君,就算是汉武帝想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要和诸多大臣商议过后,而现在你们居然相信,一个礼部侍郎能够做下这么大的事。

    本官觉得,你们这种智力,还是不进官场为好。”

    最后一句是纯纯的蔑视,可却没有丝毫嘲讽的意味,而满是真心实意,这更让众人破防。

    可李显穆的话是那么明白,废理学立心学,是子虚乌有的事情,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谣言。

    “李侍郎,你方才所言可是真的,真的没有废理学立心学之事?”

    “自然没有,就算你们不相信本官所言,也该想想方才本官说的,这本波及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数十万士子的大事,陛下就算再信任本官,又怎么可能冒着社稷动荡的风险,让本官一言而决。

    但凡你们愿意多想一想,今日就不会闹到本官车前,让京城百姓看这么一出笑话,枉你们还是国子监的学子,是我大明的栋梁之材,真是让人失望。”

    方才那个学子脸色已经升起了冰冷的愤怒,他出身贫寒,费了很大的力气、凭借无数的运气,才走到这里,来到国子监,他一定要考上进士,才能报答乡里,所以听到此事后,一时被恐惧所蒙蔽。

    可现在他回过神来,心中满是懊悔,又对那借刀杀人的幕后之人有最深的愤怒,强行压抑着,振声问道:“李侍郎,无风不起浪,学生相信不可能无端会有这般流言,却言之凿凿,不知这其中是否有什么隐情?”

    李显穆再次望了这个学子一眼,这是个人才啊。

    而且每次都能问到点子上,“本官的确是准备弘扬心学,毕竟让圣人之学束之高阁,亦或只作为家学,实在是太过于浪费。

    于是准备在永乐十一年的各省乡试以及永乐十二年的会试上,允许考生从朱子语录或者传世录中挑选作答。

    学生认同哪个就选择哪个作为答案,或者说懂哪个就用哪个。

    所以不是废理学而立心学,而是并行,朱子是圣人,李子也是圣人,两位圣人的学问,愿意学哪个,全看士子自己的想法。”

    李显穆这番话说罢,在场士子就已经彻底明白了,流传的谣言和真实差的太远了!

    堪称天壤之别!

    虽然李显穆这也是明显的在推行心学,但并不是强制手段,那寒窗苦读十年的士子,依旧可以用理学来参加科举,而那些学习了心学的士子,也能通过最擅长的心学来入仕。

    伴随着心学士子的人数越来越多,李显穆的改革反而是顺应时势的,是一种包容各方的举动。

    虽然那些理学的究极保守派必然会大为不满,日后还有波折,可至少对于这些只为了科举的士子而言,已然没有必要再围攻李显穆。

    “只是不知这谣言怎么会流传出去,这件事只在礼部之中和内阁中有所传言,可内阁同僚都知道事实,难道是礼部中有人语焉不详将此事泄露?”

    李显穆面色缓缓阴沉下去,“不知诸学子是从哪里得知了这等消息?”

    这下轮到众士子懵了,他们感觉自己貌似碰触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成为某些人的马前卒。

    有些人后知后觉,有些士子甚至已经感受到浑身寒意彻骨,这其中事情貌似太大了!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