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183章 圣谕如雷霆
最新网址:www.00shu.la
    京城六部的衙门相隔很近,发生在礼部衙门中的事,自然瞒不过京城诸官佐。

    在这场心、理之学的争锋中,许多高级官员包括九卿级别中的一些人,都保持了沉默。

    这些沉默的人,大多数没有成体系的学术背景,用修仙界的话来说,这些人都是散修,宋濂、方孝孺这种则是有传承的名门正派。

    李祺则是试图开宗立派并且挑战旧势力的魔门,一旦挑战成功,那李显穆、王艮他们这些人就成为了新的名门正派,陈英、解缙属于带艺投门,礼部左侍郎郑欢这种人则属于外来的供奉。

    夏原吉他们这些人之所以不愿意掺和,是因为无论心学还是理学获胜,和他们都没有太大关系。

    当然,他们心里还是偏向于理学,因为心学如果获胜的话,他们可能成为异类。

    历史上有过这样的真实例子,古罗马、古希腊时期那些伟大的哲学家,在罗马帝国信仰了天主东正后,被后来的罗马人称为“异教徒”,而非伟大的先祖贤人。

    这就是胡英认为理学必胜的原因,每一个人只要微微倾斜一丁点的态度,在天平上投下一粒尘灰,可无数人一起投下,那将会是一座高山!

    许多人都在等待着皇帝的态度。

    在大明朝五千八百万臣民的头顶,有一片天,在天之下,有布满天际的云。

    温和时如棉絮遮挡着烈日骄阳,愤怒时乌云密布让天下沉于黑暗,有赫赫电光出入。

    圣谕自宫中出,圣言若雷霆般落下!

    最终不出众人所料,胡英成为了那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可真正让众人胆寒的是,许多人本以为胡英至少还有一次在皇帝面前抗辩的机会。

    可没想到皇帝甚至没有见他。

    李显穆上午进了皇宫,下午旨意就传了出来,宫使在礼部中颁布了圣旨,胡英被贬到了云南。

    胡英一刻都没敢耽搁,理智回归后,他也没有那么蠢,知道这是皇帝早就厌弃他的表现。

    当初比他更受宠的解缙只是磨蹭了一下,贬斥流放地就从云南换到了更远的交趾。

    当这个血淋淋的现实摆在众人面前时,他们不得不考虑一件事,振作心学到底是李显穆的目的,还是皇帝在背后主导?

    在贬斥胡英之外,还有一道圣旨,命礼部左侍郎郑欢暂掌礼部事务,待与重臣商议后,再行任命礼部尚书。

    这道旨意同样吸引了无数人注意,这不是一道简单的圣旨,而是战火延续的通知。

    礼部。

    李显穆和郑欢并肩望着宫使远去。

    “陛下是可以直接将礼部尚书的位置交给你的,这样你是礼部尚书、我掌管内阁,心学入科举之事,就能推成。”

    李显穆淡淡说道,并没有半途而废的颓唐。

    “陛下还不想让这件事停下,他想要看到更强的激斗,我们都是陛下的棋子,斗倒胡英是这样,继续和理学缠斗也是这样。”

    “是啊。”李显穆微微叹口气道:“可这就是圣命,难道能违背吗?”

    “不必违背,这件事做得好,我是礼部尚书,明达你更不必多说。”郑欢说着,但是语气重却带着些疑惑,“我只是不明白,为何陛下要压制理学,我不明白。”

    这其实也是很多人不明白的地方,先帝采用理学自然是因为理学有优越的地方,能够帮助大明统治,为何当今圣上即位之后,就对理学有许多看不上之处呢?

    李显穆不自觉的抬头望了望青天,嘴角挂起一丝笑意,原因自然是和他的父亲脱不开干系。

    他淡淡道:“汉朝的时候用黄老治国,于是铸就了文景之治,汉武帝刚刚登基的时候,窦太后依旧会黄老治国,甚至汉武帝不得施展。

    你说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明黄老治国也很不错。”

    郑欢从未往这方面想过,他没能维持住淡定的神色,震惊的望向李显穆,却说不出话来。

    李显穆轻笑道:“这世上任何一个有志于竞争圣君之位的君主,有谁是愿意循规蹈矩的?

    当今圣上是靖难起家,而后在宫中问罪,其后又为大明重新阐释了道统,修了永乐大典,派了庞大的船队下西洋,又征讨安南化为郡县,甚至前所未有的铲除了日本的伪皇,还御驾亲征讨伐蒙古。

    这一件件,一桩桩,都是冲着建功立业的心思而去,现在他登基十年了,在官佐中的名声尚好,在民间的名声也不错,功绩更是在古往今来的帝王中也称得上一句上佳了。

    这样的君王怎么能忍受得了理学这种旧时代的东西在呢?圣上可能是最想清除……”

    后面的话没再说下去,可郑欢却隐隐约约听出来了,圣上想要清除先帝的痕迹,或者说超越先帝!

    因为当今圣上继位的法统是“诛除独夫”,而这个独夫是先帝选出来的,他诛杀了建文,等于否定了先帝的选择,那他就必须要证明先帝是错的。

    先帝是错的,那他就是对的。

    虽然不敢明说,但却能做。

    于是就有了皇帝各种异常的行为表现。

    而这些思想都是李祺在潜移默化的相处中给朱棣灌输的,作为一个思想领域的大师级人物,他太懂怎么去引导一个人,怎么去扭曲真实。

    他留在这个世界上的两分传承,一个是李显穆,一个就是略微改变后的朱棣!

    郑欢虽然不明白这一切的根源,可他却知道了现在前进的方向,“明达之后准备怎么做,又需要我做什么?”

    李显穆略一沉吟,而后眼中闪过一道厉色,沉声道:“既然陛下觉得现在的烈度不够大,那我们就狠狠的把这件事闹大。

    现在礼部在我们的手中,我们可以向诸省的学道提督发文,让各府、县的耆老、官府都组织辩论宴。”

    郑欢一听先是一惊,这玩的也太大了,但很快就意识到了其中的妙处,“你的意思是,之后我们再从礼部中选人出巡各省,去拼判一下他们的成果?”

    李显穆嘴角勾起一丝笑意,“正是如此,如此一来,既让天下躁动起来,又在控制之中,必然让陛下相当满意。”

    郑欢想了想那番可能出现的场景,也忍不住笑起来,“我们还需要好好商议一下派出的人选,要有能力镇得住场子才行。”

    ……

    从皇帝暗示心、理学激斗继续后,京城中大部分的目光都投到了礼部之中。

    都想要知道李显穆怎么办。

    王对王、将对将的战斗中,李显穆把胡英搞了下去,这的确是他厉害,可若是真的让理学和心学全面开战,双拳难敌四手,他不可能是对手!

    去年他师兄王艮去了浙江,有李显穆之前打下的基础,这一年以来才算是堪堪控制住浙江局势,心学在浙江生根发芽,据说已经有颇多人投身入他门下。

    但即便如此,也远远不够。

    很明显,越往下比如说县里面,基本上全都是学理学的,那些宗族都是利用理学的理论建立起来的,心学根本就占不到便宜。

    李显穆怎么能扭转这个局势呢?

    很快他们就得知了礼部最新发往诸省学道的文书,而文书的内容让大多数人都是眼中茫然。

    “辩论宴?”

    最多的声音就是深深的疑惑,“心学根本就不是理学的对手,搞这个难道不是自取其辱,给理学壮声势吗?”

    “难道李显穆这是知道现实,将胡英搞下去后,想要低头和理学和解了?”

    “其中必然有奇妙之处,绝对不可能是和理学低头,李显穆这个人心志比钢铁还要坚定。”

    很多就有人发现礼部又有大动作。

    “据说礼部要往各省派出巡查学道专使,审查各省学道系统。”

    一石激起千层浪!

    当初巡抚制度在大明官场造成了多么大的反响,如今礼部这件事就在京城官场造成了多大的冲击。

    很多人意味深长的说道:“原来这才是后手,辩论宴的确心学没机会,可若是派人下去盯着,那可就不一样了。”

    许多人都意识到了,这个所谓的临时差遣巡查学道专使,完全可以将之看作一个微型的巡抚制度。

    只不过之前的巡抚是通查一省的所有事务,权力大的离谱,而现在只在学道教育系统之中。

    “根本就不用猜,现在礼部左侍郎郑欢掌管礼部事务,再加上礼部右侍郎李显穆,他们两个人签署的政令,可以直接在礼部系统中通行,这些派出去的人,一定都是心学的中坚力量。”

    有人疑惑反问道:“可这不是相当于作弊吗?难道他们还能强逼让心学获胜吗?这么做不是被天下人耻笑和攻讦吗?若是直接告到陛下这里,怕是郑欢和李显穆也吃不了兜着走吧。”

    “怎么就算是作弊呢?又有谁说要强逼了。”户部尚书夏原吉笑道:“你现在非常饿,我手中有一只烧鸡和一块冷馍馍,我现在把烧鸡扔了,你只能吃冷馍馍,这是我逼你吃的吗?

    你可以选择不吃,然后直接饿死,可你吃了,这就是你自己的选择。”

    “卑职明白了,来自礼部的巡查,相当于考核,一旦不能让礼部的主官满意,那必然就是一个中下,往后五六年都不要想着晋升了,而怎么能够让礼部的主官满意呢?

    那就要下面的揣摩了。”户部郎中恍然大悟,“李显穆让这些人下去,根本就不会给下面安排什么任务,不会非说要达成什么样的目的,那样会落人口实。

    但却能达成同样的目的。

    因为学道官员的晋升,来自礼部的考评几乎是最重要的,若是他们让李显穆不满意,那李显穆只要在礼部一日,他们就难以晋升,甚至在之后的考察中,会因为履职不力而被黜落。”

    户部郎中在进入户部前也在曾经在吏部任职,他太清楚这里面的操作空间了。

    任何一个人,挑出好来是很容易的,挑错来也是很容易的。

    在官员的考评中,有一套固定的话术,翻译成白话大概就是——

    对犯了错误的又想保住的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我们要给犯错误的同志一个改正的机会。”

    对犯了错误不想保住的人——“原则问题是绝不能姑息原谅的。”

    对立功后想要提拔的人——“有功不赏难以服人心啊,要立榜样的作用,要体现我们一贯的用人原则,提拔有才干的同志。”

    对立功后不想提拔的人——“还是有些不成熟的地方,应该继续磨练一番,贸然放到更高的位置上我觉得是不负责任的。”

    对一直都平庸但想提拔的人——“一贯以来没有过错,是个踏实可靠,忠诚能干的同志,这样老成持重的人就该放到更高的位置上,作为压舱石和稳定剂。”

    对一直平庸不想提拔的人——“无用的平庸之辈,毫无责任心,汲汲于钻营之术,让这样的走到更高的位置上,是我们的耻辱。”

    无论你是有功、有过,聪明、平庸、愚蠢,不可能没有优点,也不可能没有缺点。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李显穆和郑欢两位礼部的当家人挥舞着考评的大棒,各省、府、县学道这一条线上的官员就不得不服,而他们一服,自然就会去压制那些民间士绅、士子的声音。

    “真是太巧妙了,只是简简单单的一手,竟然就将地方的官员驱驰起来。”户部郎中感慨着,“看来心学要大获全胜了。”

    “又错了。”户部尚书夏原吉淡淡道:“你要相信一件事,那就是大明朝从来都不缺乏敢硬顶上级的人。

    历来都不缺乏弃官不做的人,有时候士林中的声望,比官位的晋升更重要。

    总之,有好戏看了。”

    ……

    礼部。

    李显穆站在窗前,望着愈发飘零的深秋之意,好似见到了奔驰于直道上正赶往诸省的礼部诸官吏。

    他亦轻声笑道:“有好戏看了。”

    而后目光投向皇宫,“舅舅,你会在什么时候停止这一切呢?”

    我很好奇。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