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 第四百四十三章 打脸
最新网址:www.00shu.la
    王克仁皱了皱眉,咳嗽一声道:“张顺、王磊,你们可知林大人如今的身份?

    皇孙殿下亲封‘儒典修正使’,总领皇家学院儒典修订之事,你们竟敢私弃朝廷命官的物品,按律当治罪!”

    噗通!

    张顺赶忙跪倒在地,连连磕头道:“大人饶命!是我们糊涂!是我们胆小!

    我们这就去把东西找回来,就算把陶缸翻遍,也一定找回来!”

    王磊也跟着跪下,眼泪鼻涕一起流下来,哀求道:“林大人,求您高抬贵手,我们知道错了,再也不敢了!”

    林鸣看着两人狼狈的模样,心里没有愤怒,只有一丝失望。

    他弯腰扶起张顺,语气缓和了些:“起来吧!东西丢了便丢了,只是往后治学做人,都要记得‘诚信’二字。

    我若真成了逆贼,你们丢我东西尚可说是自保;

    可我如今归来,你们却还要撒谎,这便是失了本心。”

    就在这时,人群里走出一个身影,是李默。

    他攥着袖袋,脸色通红,走到林鸣面前。

    从袖袋里掏出那个蓝布荷包,双手递过去:“林鸣,这个……这个我没丢,一直收着。

    还有你的书,陈默说他捡了一本《格物初论》,说要还给你。”

    林鸣接过荷包,指尖触到里面干枯的菊花,心里一暖。

    他看着李默愧疚的眼神,笑了笑:“多谢你,也替我谢过陈默。”

    这时,远处传来脚步声,陈默抱着一本书快步走来,正是那本《格物初论》。

    他走到林鸣面前,躬身道:“林大人,那日见此书掉在陶缸外,便暂且收起,今日物归原主。”

    书页间夹着的纸条还在,林鸣翻开看了一眼,抬头对陈默道:“你对格物学的见解,我还记得。

    日后若有时间,可来藏书楼与我一同探讨。”

    陈默眼睛一亮,连忙应道:“是!谢林大人!”

    张顺和王磊看着这一幕,脸上更显羞愧。

    王磊咬了咬牙,站起身道:“林大人,我们……我们去翻陶缸,能找回来的东西,一定给您找回来!”

    张顺也跟着起身,低着头道:“就算找不回来,我们也会赔给您,您的墨锭、笔筒,我们去书铺买新的!”

    林鸣摇了摇头:“不必了,旧物虽有念想,但治学之路,本就该向前看。”

    他转身对王克仁道:“王教务长,藏书楼的典籍我需即刻整理,烦请你带我过去。”

    王克仁连忙应道:“是!林大人请随我来!”

    林鸣迈步走向藏书楼,月白锦袍的衣角在风中飘动。

    身后,张顺和王磊还站在原地,看着陶缸的方向,神色复杂;

    围观的学员们渐渐散去,议论声里多了几分敬畏。

    谁也没想到,这个三天前还被当成“异端”的学员,如今竟成了皇孙亲封的修正使,还要主持儒典修订。

    藏书楼的大门缓缓打开,里面堆满了儒家典籍,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页上,尘埃在光里飞舞。

    三层阁楼里,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堆叠如山的典籍上投下斑驳光影。

    空气中弥漫着陈年纸张的霉味与樟木的清香,林鸣指尖拂过一本泛黄的《论语集注》,书页间簌簌落下几片干枯的樟叶。

    这是藏书楼用来防虫的旧法,却也让不少典籍的边角被樟油浸染,字迹模糊难辨。

    王克仁站在一旁,指着西侧的书架道:“林大人,这几排是宋儒的注疏,从程颢、程颐到朱熹的手稿都在这儿,只是有些善本年代久远,需得小心翻阅。

    东侧是汉唐旧籍,《汉书》《后汉书》的刻本倒还完好,就是批注杂乱,有前朝大儒的朱批,也有学员随手画的记号。”

    林鸣点点头,走到宋儒注疏的书架前,抽出一本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翻开第一页,“存天理,灭人欲”五个大字用朱砂写就,笔力遒劲,却让他眉头微蹙。

    书页旁有一行小字批注,是前朝大儒陆九渊的笔迹:“天理即在人欲中,舍欲求理,如缘木求鱼。”

    林鸣轻声感叹道:“果然如此。”

    而后将书页展示给王克仁道:“王教务长你看,连前朝大儒都对程朱理学有质疑,可见我的疑惑并非无中生有。

    若只盯着‘灭人欲’的空论,忽略百姓的衣食需求,这儒道岂不成了无源之水?”

    王克仁凑近一看,眼神有些复杂:“林大人说得在理,可这些批注历来被儒家学堂的先生们视作‘异端之言’,从不许学员翻看。

    去年有个学员偷偷抄录陆九渊的批注,还被周敦儒先生罚跪了三天。”

    林鸣将典籍放回书架,语气坚定:“从今往后,这些批注都要整理出来,与程朱的注疏一并收录。

    治学本就该兼听则明,若只许一种声音存在,与掩耳盗铃何异?”

    话音刚落,阁楼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方孝孺拄着拐杖,身后跟着周敦儒和三位儒家学堂的先生,脸色阴沉地走了进来。

    方孝孺目光扫过书架上摊开的典籍,落在林鸣手中的《四书章句集注》上。

    厉声质问道:“林鸣!你竟敢将陆九渊的异端言论拿出来宣扬,是想毁了圣人之道吗?”

    林鸣转身面对众人,神色平静:“方大人,陆九渊也是儒家先贤,他的观点虽与程朱不同,却也是对儒道的思考。

    若因异见就斥为异端,那汉儒董仲舒‘罢黜百家’的做法,岂不是也要被批判?”

    周敦儒上前一步,指着书架上的汉唐旧籍:“董仲舒尊儒,是为了巩固大一统,让天下学子有统一的治学方向!

    你如今混杂诸家之言,只会让学子们思想混乱,这才是毁我大明教化!”

    思想混乱?

    林鸣拿起一本《汉书・卫青霍去病传》,翻到“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章节。

    开口道:“周先生,汉武帝尊儒,却也重用武将开拓疆土。

    若按您的说法,重儒就该弃武,那汉朝何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底气?

    宋朝重文抑武,倒是‘思想统一’,可靖康之耻时,圣人之道能挡得住金兵的铁蹄吗?”

    这话让周敦儒脸色涨红,一时语塞。

    方孝孺却不肯退让,拐杖重重砸在地板上:“强词夺理!宋朝积弱是因为君主昏庸,与儒道无关!

    你若再敢诋毁,老臣便去皇宫请罪,求殿下治你亵渎圣人之罪!”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