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文豪1879:独行法兰西 > 第182章 (千票加更)巴黎轰动了!欧洲轰动了!
最新网址:www.00shu.la
    第一位读者是一位年轻的大学生,他几乎是冲到左拉面前,激动得语无伦次:“左拉先生!我、我太喜欢您了!

    你的所有,我都喜欢!”

    左拉郑重地接过他手里的《梅塘之夜》,在扉页上签下名字,并难得地和蔼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年轻人?”

    “让……让-皮埃尔,先生!”

    “献给勇敢的让-皮埃尔,愿文学之光永存。爱弥儿·左拉。”

    左拉写下题词,大学生接过书,如获至宝,满脸通红地鞠躬离开。

    接下来是莫泊桑的舞台。

    一位胖乎乎的太太挤到桌前,激动地对莫泊桑说:“莫泊桑先生!《羊脂球》让我哭湿了手帕!

    那些虚伪的人!可怜的姑娘!”

    莫泊桑潇洒地签上名,调侃道:“夫人,您的眼泪是对我故事最好的赞美。

    希望它没有让您对所有的‘体面人’失去信心。”说完,周围响起一片笑声。

    莱昂纳尔面前也排起了长队。许多人是冲着他的“索邦良心”之名和《米隆老爹》带来的震撼而来。

    “《米隆老爹》……老天,我昨晚一宿没睡好,老爹的笑容一直在我眼前。”

    “先生,您真的像报纸上说的那么年轻吗?”

    莱昂纳尔耐心地一一签名,简短地交流,态度平和而真诚。

    ……

    签售活动持续了整整八个小时,中间只休息了半个小时。

    作家们回到「沙尔庞捷书架」的二楼,这里已经准备好了咖啡、糕点,沙尔庞捷甚至开了几瓶好酒!

    长桌上的茶水换了一壶又一壶,作家们的手腕开始酸胀,但热情却丝毫未减。

    他们听到了无数真诚的赞美,也回答了许多古怪或深刻的问题。

    他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文字所产生的影响,这种直接的回馈是任何报纸的评论文章都无法给予的。

    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一位年轻男子好不容易排到桌前,他将一本《梅塘夜会》放在左拉面前,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法语激动地说:“左拉先生!我终于见到您了!

    我从莫斯科来,整整三天时间!就为了能亲眼见到您,拿到您的签名!”

    不仅是他,莱昂纳尔也遇到了从伦敦、维也纳、甚至柏林赶来的读者。

    这支排队的长龙,影响早已超出了巴黎,传遍了整个欧洲。

    当下午六点,签售活动终于接近尾声时,所有人都筋疲力尽,但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满足的红光。

    初步估算,八小时内,他们签售出去的《梅塘夜会》超过了5000册!

    这还不包括书店内正常售出的数量。

    乔治·沙尔庞捷看着几乎被搬空又不断补货的仓库,嘴笑得再也合不拢了。

    左拉接过助手递来的水杯,喝了一大口。

    看着眼前渐渐散去但仍兴奋议论着的人群,他对身边的莱昂纳尔感慨道:“莱昂,我想……你是对的。

    这确实不同于沙龙,这是一种……全新的力量。我从未感觉离我的读者如此之近。”

    他之前的不以为然早已被一种微妙的陶醉感所取代。

    被万众瞩目的感觉,尤其是被真诚的读者所瞩目,足以打动任何一颗骄傲的心。

    莫泊桑揉着发酸的手腕,凑过来笑嘻嘻地说:“虽然累得像条狗,但是感觉真不赖!

    特别是那些漂亮女士们的目光……莱昂,你这个主意棒极了!”

    莱昂纳尔看着同伴们脸上那种混合着疲惫、兴奋和收获感的复杂神情,知道文学与公众的关系,从今天起,或许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

    正如莱昂纳尔所预料的那样,“梅塘七子”开天辟地的签售活动,立刻成为了巴黎所有报纸争相报道的头条新闻。

    舆论迅速分化,掀起了一场关于作家身份、文学价值与商业营销的大辩论。

    赞誉者将这个活动称为亲民之举,甚至是文学民主的胜利。

    《费加罗报》以醒目标题报道——《文学走入人群:梅塘作家团体开创性签售活动震动欧洲》:

    【昨日,「沙尔庞捷的书架」上演了感人至深的一幕。

    左拉、莫泊桑、索雷尔等七位杰出的作家,勇敢地走出了私人沙龙,与他们忠诚的读者进行了长达八小时的面对面交流。

    这不是谄媚,不是市侩,而是共和国精神在文学领域最生动的体现!这标志着文学真正属于人民时代的到来!】

    《共和国报》的评论更为激昂,标题也充满战斗气息,《粉碎精英主义!梅塘七子以签名向旧文学秩序宣战!》:

    【当左拉先生为工人签名,当莫泊桑先生与女店员交谈,当索雷尔先生接受远方来客的致敬时,他们践行的正是共和精神!

    这是对那些仍将文学禁锢在贵族沙龙里的保守派最响亮的耳光!

    「沙尔庞捷的书架」门前排起的长队,就是人民的选票,宣告了进步观念的彻底胜利!】

    有夸的就有骂的,不少报纸和评论员,都抨击这个活动粗俗市侩,有辱斯文。

    保守派的《辩论报》的标题就充满了讥讽,《作家还是售货员?》:

    【什么时候开始,受人尊敬的作家先生们需要像百货公司的促销员一样,坐在街边兜售自己的产品了?

    文学创作是神圣的精神活动,需要距离感和神秘感来维持其权威性。

    如此大规模地与公众亲密接触,甚至迎合他们的签名需求,无疑是将艺术庸俗化、商品化。

    “梅塘七子”,更像马戏团里的七个小丑,在出版商的指挥下粉墨登场,用签名吸引眼球。

    那些排队的民众,有多少是真正理解文学的真谛?这是文学的堕落,是巴黎文化品味滑坡的明证!】

    争论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就席卷了巴黎所有的报纸和沙龙,使得《梅塘夜会》和“梅塘七子”的名声以爆炸性的速度传播开来,远远超出了文学爱好者的圈子。

    紧接着,「沙尔庞捷的书架」书店的门槛几乎被各地书商派来的代表踏破。

    来自里昂、马赛、波尔多的订单雪片般飞来,要求紧急加印《梅塘夜会》。

    乔治·沙尔庞捷只好指挥印刷厂日夜不停地开工。

    紧接着,更令人惊叹的邀请函开始抵达各位作家,尤其是左拉和莱昂纳尔的手中。

    伦敦最大的连锁书店「哈查兹」发来正式邀请,热情邀请“梅塘七子”全体或至少主要成员访问伦敦,举行签售活动。

    他们承诺提供往返巴黎、伦敦的一等车厢和舱船票、伦敦豪华酒店住宿,并支付一笔相当可观的“出场费”。

    维也纳的「胡格&曼出版社」也不甘落后,邀请他们前来,承诺安排签售、沙龙座谈,甚至出席宫廷音乐会。

    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几家大书店联合发出了邀请,虽然路途遥远,但提供的报酬极为丰厚,甚至超过了英国人。

    就连柏林的书店也发出了邀请……

    这些邀请函被带到「沙尔庞捷的星期二」上时,再次引起了轰动。

    莫泊桑拿着哈查兹书店的信函,兴奋地大叫:“上帝,伦敦!我一直想去看看!”

    于斯曼则向往维也纳:“宫廷音乐会,啧……”

    塞阿尔则拍着莱昂纳尔的肩膀:“还有莫斯科!莱昂,你的影响力已经到达俄罗斯了吗?”

    左拉看着桌上这些来自欧洲各大文化首都的邀请,心情复杂。

    一方面,他享受着这种前所未有的被追捧的感觉;另一方面,他骨子里作家的清高又让他对纯粹的商业活动保持一丝警惕。

    但他不得不承认,莱昂纳尔提出的这个“签售”主意,确实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声望和实际利益。

    但是莱昂纳尔面对这些既能免费旅游,又能提供优厚回报的邀请函,对着沙龙里的朋友露出一个难为情的笑脸:

    “大家要去的话能不能晚几天?我有个剧本还没有写完……”

    (4更完毕,求月票,我明天还想加更!)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