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 第8章 工业母机1
最新网址:www.00shu.la
1949年10月28日的奉天,第一场雪悄然而至。陈樾裹着棉大衣,踩着咯吱作响的积雪往机加工车间走去。转炉投产后,兵工厂的钢材质量上来了,但加工精度却成了新的瓶颈——那些从倭国人手里接收的老旧车床,精度差、效率低,加工出来的枪管十根里有三根不合格。

    "陈总工早!"车间主任老张正带着工人们扫雪,见陈樾来了赶紧迎上来,"新到的毛熊图纸我们研究过了,可那台汉斯猫国老车床实在啃不动..."

    陈樾点点头,哈出的白气在眼镜上结了一层霜。他摘下眼镜擦了擦:"不急,我有个新想法。"

    机加工车间里,十几台车床排成一排,最年轻的也服役超过十年了。陈樾走到那台汉斯猫国造万能车床前,伸手抚摸着冰凉的导轨。系统立即开始扫描,将这台"老爷车"的结构数据存入知识库。

    "主轴跳动0.15毫米,导轨磨损超过极限值..."陈樾在心里默念着系统给出的诊断结果。这样的精度,加工普通零件都勉强,更别说高精度的枪管了。

    中午吃饭时,陈樾特意坐到老技工王铁锤旁边。王师傅是厂里出了名的"车床神医",再破的机床到他手里都能起死回生。

    "王师傅,要是让您设计一台新车床,您会怎么弄?"陈樾掰开窝头,往里面夹了勺咸菜。

    王铁锤差点被粥呛到:"陈总工说笑了!我一个大老粗,哪懂什么设计..."

    "您摸过的车床比我见过的都多。"陈樾真诚地说,"比如导轨,您觉得是三角的好还是平的好?"

    "那当然是三角的!"王师傅来劲了,沾着粥在桌上画起来,"倭国人的平导轨用两年就晃悠,汉斯猫国佬的三角导轨十年都不带变的!就是加工起来费劲..."

    这番谈话后,陈樾在办公室闭关三天。他根据系统知识库里鹰酱国、汉斯猫国最先进的车床设计,结合王师傅这些老技工的实战经验,融合出了一套适合夏国现有工业水平的新方案。

    第三天深夜,当陈樾终于放下绘图笔时,桌上已经堆了厚厚一摞图纸。这套被他命名为"C-1型"的车床,虽然看起来朴实无华,但每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三角导轨提高刚性,齿轮箱采用夏国人擅长的模数制,连润滑系统都考虑到了东北严寒的气候特点。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

    "请进。"

    推门进来的是赵厂长,手里还端着个冒着热气的饭盒:"陈总工,炊事班说你又没吃晚饭。"

    陈樾这才发现已经晚上九点多了。他接过饭盒,里面是两个还热乎的韭菜馅饺子——这在物资紧缺的当时可是稀罕物。

    "老赵,正好你看看这个。"陈樾顾不上吃,先把图纸推过去。

    赵厂长一张张翻看,眼睛越瞪越大:"这、这是新车床?咱们能造出来?"

    "用咱们新炼的钢,加上毛熊援助的轴承,完全没问题。"陈樾咬了口饺子,鲜香的汁水溢了满嘴,"精度至少能达到鹰酱国现役车床的水平。"

    赵厂长的手有些发抖:"陈总工,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咱们要是能自己造高精度车床,就再也不用看毛熊脸色了!"

    第二天一早,全厂技术骨干被紧急召集。当陈樾把图纸铺在会议桌上时,老技工们立刻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这个主轴结构妙啊!"

    "尾座设计得好,拆装方便!"

    "齿轮箱这么改,咱们现有的设备就能加工!"

    最激动的要数王铁锤,他指着图纸上的三角导轨直拍大腿:"我就说吧!三角的比平的好!陈总工您真是神了,连我想的改进法子都画上去了!"

    会议开到中午,方案基本敲定。但材料科长老马提出了现实问题:"轴承怎么办?毛熊人卡着不给,咱们库存只够三台的量。"

    陈樾早有准备:"先用库存造两台样机。同时..."他从公文包里又掏出一叠图纸,"这是我设计的简易轴承生产线,虽然精度差些,但配合我们的热处理工艺,勉强能用。"

    "我的乖乖..."老马扶了扶眼镜,"陈总工,您这脑袋是八核的吧?"

    全厂立即进入战时状态。赵厂长亲自挂帅,组成三个突击队:一队负责铸造床身,二队加工精密零件,三队装配调试。陈樾则像个救火队员,哪个环节出问题就往哪跑。

    铸造车间里,新炼的钢水注入砂型。王铁锤光着膀子,指挥小伙子们控制浇注速度:"慢点慢点!这可是宝贝疙瘩,得像伺候祖宗似的!"

    机加工车间通宵达旦。老技工们轮班上阵,硬是用那些老旧设备加工出了高精度齿轮。最绝的是车工李大姐,她凭手感就能把丝杠加工到0.01毫米的精度——比机器量出来的还准!

    1949年11月2日,第一台C-1型车床进入总装阶段。陈樾和工人们一起拧螺丝、调间隙,满手都是机油。当最后一块护板装上时,不知谁起了个头,大家突然唱起了《咱们工人有力量》,雄壮的歌声震得车间顶棚簌簌落灰。

    "试机!"赵厂长一声令下,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王铁锤颤抖着手合上电闸。车床发出悦耳的嗡鸣声,主轴旋转起来,平稳得像是静止一般。陈樾亲自操作,车了一根直径50毫米的试棒。

    测量结果出来时,现场鸦雀无声——圆度误差0.003毫米,表面光洁度达到V7级,完全达到鹰酱国最先进车床的水平!

    "成了!"赵厂长一把抱起陈樾转了个圈,完全不顾自己已经五十多岁的年纪。王铁锤直接跪在车床前,像抚摸爱人一样抚摸着床身:"祖宗显灵啊...咱们夏国也有这么好的机床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全厂。工人们从各个车间涌来,把机加工车间围得水泄不通。有人伸手想摸新车床,被王铁锤一巴掌拍开:"洗手去!这宝贝能随便摸吗?"

    当天晚上,赵厂长在办公室里写报告写到凌晨。他不仅详细记录了C-1型车床的各项参数,还把陈樾到厂后所有技术革新都列了出来——转炉炼钢、耐火材料改进、轴承生产线...每一项都足以改变一个行业的格局。

    "陈总工,"赵厂长盖上公章,神情前所未有的郑重,"这份报告递上去,恐怕连北京都要震三震。你有什么要求,组织上一定会全力满足。"

    陈樾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轻声道:"我只要一样东西——更多的人才。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工程师队伍,不能总靠我一个人。"

    赵厂长重重点头:"你放心,我明天就向部里打报告,把全东北最好的技工学校毕业生都要来!"

    夜深了,陈樾独自站在新车床前。系统已经将试车数据全部记录,并给出了37项优化建议。但此刻他想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王铁锤白天说过的一句话:"咱们夏国工人,缺的不是手艺,是好工具。"

    这台朴实的灰色车床,就是夏国工业化的第一块基石。陈樾轻轻按下启动按钮,听着主轴平稳的转动声,仿佛听到了整个国家工业脉搏的跳动。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成千上万台这样的"工业母机"在全国各地运转,为新夏国孕育出更多的机械、武器,甚至是...原子弹。

    车床的轰鸣声中,1949年的第一场雪越下越大,将奉天城装点成银装素裹的世界。而在兵工厂温暖的车间里,一颗工业化的种子已经破土而出,即将长成参天大树。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