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听大伙儿的,剧情提速,不要养书了!)

    张明这小子被何卫国结结实实收拾了一顿,刚开始还嘴硬,又被抽了几巴掌踹了几脚之后,总算暂时老实了。

    没敢再当场炸刺。

    不过看他那眼神里藏不住的怨毒,估计后面肯定憋着坏要报复。

    但何卫国压根没把他放心上,这种色厉内荏的小人,揍一顿能安生几天。

    他安排好了吴大龙他们进场装修,又叮嘱了几句注意事项,便转身去食品厂上班了。

    本以为今天上班,张明那小子会去厂领导那里告状或者找别的茬儿,何卫国还琢磨着要是这王八蛋再敢蹦跶,就再好好“教育”他一顿。

    结果奇怪的是,张明一整天都没露面,估计是脸上挂彩没法见人,躲家里养伤去了。

    何卫国这一班儿上得倒是风平浪静,按部就班送了两趟货,很快就到了下班时间。

    回来之后,何卫国刚到家门口,就看到许大茂不知道从哪儿借来了一个旧板车,正等在那儿。

    许大茂看见何卫国,赶紧招呼道:

    “走,何大哥,拉煤去!”

    本来何卫国是想着能不能用厂里的卡车去拉煤,那多省事儿。

    但这年头公车私用是红线,太扎眼了,被人举报一准儿受处分。

    除非是出长途回来顺路捎带一点还行,像这种专门去拉自家过冬的煤,是绝对不行的。

    所以只能辛苦点,用板车去拉。

    这拉煤可是个体力活,一板车煤几百斤重,从煤站拉回南锣鼓巷,一路上坡下坎的,没把子力气还真不行。

    何卫国朝屋里喊了一嗓子:

    “柱子!走了,拉煤去!”

    “知道了,大哥!”

    傻柱在屋里应了一声,很快就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几个家里平时装煤用的箩筐和簸箕,肩上搭着条旧麻袋,准备垫车或者必要时扛煤用。

    他脸上还带着点早上跟何大清吵架后的余怒,但拉煤是正事,他也不敢耽搁。

    三人正准备出发,二大妈正好挎着菜篮子路过中院,看见他们这拿着板车、箩筐的阵势,便停下脚步打招呼问道:

    “哟,卫国,柱子,大茂,你们这是要去哪儿啊?这又是板车又是筐子的。”

    何卫国回道:

    “婶子,我们这打算去煤站拉过冬的煤呢。眼瞅着天就冷了,得赶紧备上。”

    二大妈一听,赶紧开口:

    “哎呦!可不是嘛!我家那煤也还没拉呢!”

    “光天他们哥俩昨儿还念叨来着!你们等等!我这就回去叫他们!让他们跟你们一块儿去!”

    “人多力量大,路上也能互相照应着点,省得跑两趟了!”

    二大妈说着就要往回走。

    对于这点,何卫国自然没理由拒绝,都是一个院儿的,一起拉煤也是正常。

    他点点头:

    “行,婶子,那你让光天他们赶紧来,我们到前院儿等他们。”

    二大妈应了一声,挎着篮子快步朝后院走去。

    二大妈刚走,住在中院的、那个在轧钢厂工作的年轻工人陈文建也推着辆自行车从外面回来,看见何卫国几人这架势,便支好车子走过来笑着问道:

    “何家老大,你们这是要去拉煤吗?”

    “算我一个吧,我家的煤也没拉呢,正好跟你们一起拉回来,也省得我爹妈再跑一趟了。”

    陈文建家里就他一个壮劳力,父母年纪都大了。

    何卫国点点头:“嗯,走吧,大伙儿一起去,待会儿装车、拉车也能轮换着歇歇劲儿。”

    他寻思着,估计院里不少人家都没拉煤呢,这冬天烧煤取暖、做饭可是大事,干脆一次性组织一下,也显得团结。

    于是他对旁边的傻柱说:

    “柱子,要不你吆喝几声,看看院里还有哪些家要去拉煤的,趁这功夫大家一块儿去,回来也方便,免得一会儿一拨一会儿一拨的。”

    傻柱点点头,他是个大嗓门,当下便扯开嗓子在中院喊了起来:

    “哎!各家各户注意了啊!有要去煤站拉过冬煤的没?”

    “现在就走啦!要去的前院集合喽!晚了可不等了啊!”

    这一嗓子喊出去,效果立竿见影。

    拉煤是家家户户入冬前的头等大事,关乎一冬天能不能暖和和地过日子。

    没一会儿,前院就聚集了不少人,基本都是家里的壮劳力和半大小子。

    阎解放、刘光天、也被他妈催着跑来了。

    还有后院的几个年轻住户,众人手里拿着扁担、箩筐、铁锹、手推车等各种工具,叽叽喳喳,互相打着招呼。

    何卫国粗略一看,好家伙,乌央乌央的,95号院这边起码凑了二三十号人!

    板车、手推车就有四五辆。这也算是这年头四合院里特有的集体劳动景象了。

    看人来得差不多了,天色也不早了,何卫国便大声招呼道:

    “行了,我看人齐了!咱们抓紧出发!去晚了排队的人多,回来天黑了路不好走!”

    “路上都互相照应着点!”

    何卫国说完,大伙儿纷纷应和着:

    “走走走!”

    “赶紧的,早去早回!”

    这支由95号院青壮年组成的拉煤队伍,便浩浩荡荡地出了院门,朝着几里地外的煤站方向进发。

    队伍里,板车轱辘吱呀呀地响,扁担箩筐互相碰撞,年轻人们说说笑笑,给这深秋的傍晚增添了几分生气。

    煤站离南锣鼓巷有点距离,徒步得走四十来分钟。

    一路上,年轻人脚程快,有说有笑,讨论着厂里的事、院里的事,或者互相开开玩笑,倒也热闹,冲淡了不少干体力活前的沉闷。

    等他们这支队伍赶到煤站时,眼前的情景却让人有点头疼。

    买煤的队伍已经排成了见首不见尾的长龙,弯弯曲曲,从煤站门口一直延伸到外面的土路上,估摸着得排上一两个钟头。

    空气中弥漫着煤粉特有的味道,夹杂着汗味和烟草味。

    虽然排着队,可现场一点儿都不安静。

    有相熟的邻里之间闲聊扯淡、交流信息的。

    有因为前后顺序、谁踩了谁脚、谁插队这类鸡毛蒜皮小事吵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的。

    这年头物资紧张,什么都凭票供应,排队是常事,大家火气都大,耐心也有限,这类摩擦场景屡见不鲜。

    何卫国把队伍带到排队区域,感觉有点内急,便对傻柱和许大茂交代:

    “柱子,大茂,你俩先带着咱们院的人排好队,维持下秩序,别跟别人起冲突。”

    “我去旁边找个地方方便一下,这憋了一路了。”

    傻柱点了点头:

    “行,大哥你去吧,这儿有我们呢。”

    于是便招呼着院里的小伙子们按先来后到排好队,自己也站在了队伍前头。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