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正旦为一年之初。相当于是过年。
秦王政每年都会宴请群臣。
章台宫内灯火通明。
群臣皆已抵达。
他们各自入座。
面前还摆着食案。
上面摆着橘子和柿饼。
寺人婢女则将一道道菜肴送上。
公孙劫正坐在前。
菜肴都颇具特色。
炮豚、捣珍、肝膋(liaO)。
这三道菜皆属周天子八珍。
炮豚可以理解为是叫花猪。
但做法更为复杂。
先将乳猪宰杀,去除内脏。
再以红枣填充腹腔。
用芦苇将乳猪缠绕裹紧。
再涂上层草泥,放在火中炙烤。
先别急,这还没完呢!
再剥去泥巴,清洗干净。
裹上层米糊糊油炸。
最后隔水蒸煮三天三夜。
分好肉后,配上调料品尝。
而捣珍就比较简单了。
取牛、羊、鹿最鲜嫩的里脊。
经过反复捶打,除去筋腱。
再揉搓成肉条蒸着吃。
而肝膋就更为简单粗暴。
就是用狗油煎狗肝。
每道菜都还散发着热气。
有着诸多信息藏于其中。
如今是礼崩乐坏的战国时期。
东西周皆被秦国所灭。
所制定的规则再无人遵守。
天子专享的八珍也流向民间。
正旦设宴,也算是家宴。
公子公主也都得以参加。
以扶苏为首,皆坐在前面。
后面则是按长幼排序。
仲公子高!
公子将闾!
公子荣禄!
公主阳滋!
……
不过他们尚且年幼。
有的连位置都坐不稳。
旁边还有寺人贴身看守。
毕竟最大的扶苏也才八岁。
片刻后,秦王政便落于王榻。
“臣等拜见大王!”
“大王万年,大秦万年!”
“免。”
“谢大王。”
“诸卿,正旦安好。”
“大王安好!”
“好,都坐。”
秦王政摆了摆手。
眼光自群臣上一一而过。
最后则落在公孙劫身上。
“丞相,这酒菜可还习惯?”
“甚好。”
公孙劫抬手示意。
秦王政这才点头。
便让太乐令准备歌舞。
“自灭韩后,秦得诸多美人。”
“寡人将她们皆充至宫中。”
“有的被编为舞姬。”
“若丞相有喜欢的,大可带回去。”
“多谢大王好意。”
公孙劫则是抬手拒绝。
秦王政也没再强求。
诸多乐师走进宫殿。
根据太乐令的指挥落座。
抚琴击筑,鼓瑟吹笙。
还有象征大国重器的编钟。
乐师虽用着不同的乐器。
可却在指挥中糅杂在一起。
曲子磅礴大气。
庄重肃穆,余音绕梁。
舞姬随着音律翩翩起舞。
群臣推杯换盏,欣赏着舞姿。
公孙劫难得多看了两眼。
和邯郸的舞姬区别很大。
邯郸舞姬往往是衣着暴露。
舞姿魅惑动人。
赵王迁看到喜欢的便会收至后宫。
这也算是遗传的。
他爹赵悼襄王便是如此。
还将倡女纳入后宫。
废太子嘉,而立赵王迁。
大臣往往是服务于君主的。
国君勤政,大臣也将跟着勤政。
国君贪图享乐,大臣就投其所好。
就是在公孙劫的约束下。
赵王迁也纳了数十位妃嫔。
有舞姬、倡女、侍女、甚至民女……
其中不少都是郭开搜罗来的。
秦国则比较正式。
舞姬跳的都很庄重大气。
秦王政也注意到了公孙劫。
他举起酒樽,抬手示意。
公孙劫旋即右手举杯。
左手垂袖,一饮而尽。
“寡人听说韩女清丽,赵女多姿。”
“楚女细腰,而魏女歌甜。”
“终有日,寡人要凑得七国舞姬。”
公孙劫则是笑着点头。
这就是话里有话。
秦王要的不是舞姬。
而是六国!
这也是公孙劫入秦的原因。
昌平君皱了皱眉。
这事已说过太多次。
一统天下是历代秦王的夙愿。
绝不会因为任何人更改!
谁挡在前面,谁就得死!
就是他的至亲也不例外!
“大王,让诸公子祝酒吧?”
“可!”
正旦本就是团聚的日子。
也是秦民难得允许饮酒的节日。
家中子嗣往往会向家长敬酒。
秦王政自然也不例外。
所谓祝酒其实就是说两句吉祥话。
有些才华的会引经据典。
更有才能的则现场编。
扶苏率先起身。
“湛湛露斯,匪阳不晞。”
“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祝父王心想事成。”
“善。”
扶苏举起酒樽,一饮而尽。
但他平时显然不怎么喝酒。
没喝多少,脸上却相当痛苦。
毕竟也就八岁啊……
至于其他公子公主跟着效仿。
有些还在吃奶的就别指望了。
直接由妃嫔起身代替。
轮到公孙劫时,他站起身来。
“禀大王,臣并无祝酒词。”
“却有份礼物要赠予陛下。”
“哦?是何礼物?”
秦王政顿时来了兴致。
百官面面相觑,也都很好奇。
公孙劫只是浅笑拍手。
哑奴恭敬的端着陶罐进殿。
而后交由寺人。
最后落在秦王面前。
寺人将陶罐打开。
里面赫然是热气腾腾的粝米饭。
上面撒了些蒸熟的菽豆。
外加腊肉和酱油。
“这是?”
伺候的寺人顿时一惊。
赶忙就要上前验毒。
秦王政抬手令其退下。
“豆饭?”
“正是。”
秦王政望着陶罐。
却是没来由的一笑。
那时他在邯郸过的并不算好。
特别是随着庄王上位后。
负责饭食的庖人不喜他。
总会克扣饭食。
导致他经常吃不饱。
后来,他遇到了公孙劫。
那日就为他做了碗豆饭。
说是豆饭,却又有些不同。
饭上盖着腊肉和葵菜。
浇上灵魂酱汁,甚是鲜美。
而且还有焦脆的锅巴。
也是那日,他吃上了饱饭。
回到咸阳后,他曾让人仿制。
却再也没有尝到熟悉的味道。
“丞相这是何意?”
“莫非是在提醒大王,你有恩于王?”
“非也。”
公孙劫站起身来。
面对昌文君的指责,从容不迫。
“这罐豆饭,名为忆苦思甜。”
“是臣游历蓝田后,所得感悟。”
“今为大争之世,唯秦有灭国之能。”
“可连年征战,民生凋敝。”
“攻城容易,而攻心难。”
“故以此饭献于大王。”
“望大王忆苦思甜,施恩于民。”
话音落下。
百官脸色也都变了。
秦国主张使民有功而受赏。
也就是说秦人得要自力更生。
想办法立下功劳,得到赏赐。
不会平白无故的赏赐。
类似公孙劫的说法,秦王都听腻了。
只能说我大秦自有国情在此。
施恩于民说起来容易。
可秦国哪来的钱?
打仗可都不够用咧。
至于勋贵享受?
那你先别管!
“可!”
“太史令,拟招!”
“赐黔首里六石米,一羊!”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