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 > 第90章 怡红诗会启喧嚣,书院贺礼破偏见
最新网址:www.00shu.la
    诗会这日,天刚蒙蒙亮,春螺巷就被一阵喧闹声唤醒。

    怡红院那扇朱漆大门早早敞开。

    檐下悬着的红灯笼还透着暖黄的光,可在涌来的人潮映衬下,倒显得有些不起眼了。

    念一带着十几个伙计守在门口,手里的竹牌被翻得哗哗作响,嗓子喊得都快哑了:

    “各位公子按顺序来,先登记再入场!”

    “东边是比诗区,西边是对词区,猜谜区在戏台旁——”

    “本店的诗签糕点刚出锅,凭登记牌能免费领,别挤丢了!”

    人群像涨潮般往院里涌,有穿青布长衫的书生、裹锦缎华服的公子。

    甚至还有几个挎着书箧、刻意束了发扮男装的女子。

    时念站在门内看着,忍不住忍俊不禁。

    估摸着她们还自以为这伪装天衣无缝呢。

    这些人手里大多攥着张传单,脸上满是期待与好奇。

    叽叽喳喳的议论声撞在巷壁上,又弹回来混着伙计们的吆喝,像一锅刚煮沸的热粥,热闹得冒尖。

    王思哲挤在人群末尾,指尖把传单捏得都快破了。

    这两日他在盛京书院附近的破庙里落脚,听了太多关于怡红院的传闻。

    有人说时老板曾是青楼老鸨,却凭一己之力改了规矩,让院里姑娘们只卖艺不卖身;

    有人说她手里藏着本羊皮书,里面的学问连大儒见了都要自愧不如;

    还有挑夫说,他之前亲眼见的那块“以诗会友”的匾额,是大理寺卿狄怀仁送去的。

    那些细碎的传闻像春雨,一点点浸润着他心里那点根深蒂固的残存偏见。

    此刻望着这门庭若市的景象。

    他想起初到盛京时,在东市与人争辩的那句“青楼改头换面,难道就不是藏污纳垢之地”……

    王思哲的脸颊顿时烧得发烫,整个人都又紧绷了几分。

    “公子,登记了吗?”

    念七拿着笔墨走过来,见他发愣,又温声问了一遍。

    王思哲慌忙点头,接过笔在登记簿上写名字。

    笔尖落在云河村三个字上时顿了顿——

    他本想模糊籍贯,可犹豫片刻,终究还是如实写上了。

    念七接过登记簿扫了眼,虽然觉得这学子古怪,留个名儿就行,还留籍贯作甚?

    但他还是笑着递给他块竹牌:

    “王公子里边请,您的号码是一百三十七,交流区还有空位,快进去吧。”

    走进院门,王思哲彻底呆住了。

    戏台被红绸缠了好几圈,正中央挂着“怡红诗词大会”的红绸。

    两侧挂着的诗签全换了新的颜色,上面满满当当全都是好诗好词。

    比诗区的长桌上摆着成套的笔墨纸砚,几个书生围着一张摊开的宣纸争论。

    墨迹溅在他们的长衫上也不在意,只顾着争诗句中的字究竟是何种意境;

    对词区的石凳上,女扮男装的关念慈正和穿蓝袍的关秋恺争得面红耳赤。

    两人讨论谁对“蓝星诗句”的理解更准,引得周围人一阵哄笑;

    猜谜区最是热闹,时念亲手写的谜语全贴在红灯笼上。

    其中“小时不识月(打一蓝星诗句)”的谜题前,更是围了足足三层人。

    灯笼下还贴着备选答案,供人比对争论。

    有人嚷着“是呼作白玉盘”,也有人扯着嗓子争“该是不懂月清明”,吵得差点碰倒旁边的花架。

    后厨的甜香漫过院墙,吴婶领着两个厨娘推着小推车在人群里穿梭,车上摆得满满当当的,正是印着诗签的糕点。

    诗句的字样清晰印在金黄的糕体上,甜香混着四处飘来的墨香,成了独属于怡红院的味道。

    王思哲攥着竹牌,像个闯入仙境的凡人,连脚步都有些发飘。

    他走到戏台旁的书架前,见架上整整齐齐摆着几本手抄诗集。

    封皮用工整小楷写着卷一,指尖一碰纸页的细腻质感,他便忍不住抽了一本翻看。

    刚读到长风破浪会有时那句,就听见人群一阵骚动。

    “何山长来了!”

    “快看,是盛京书院的学子!”

    王思哲抬头,只见何鑫智穿着藏青长衫,领着三十个穿统一儒衫的学子走进来。

    学子们脸上的神色虽然肃穆,然而眼底的兴奋却难掩。

    为首的学子手里还捧着块裹着红绸的匾额,不知上面写了什么。

    这场景像一道惊雷直直劈在王思哲头顶。

    盛京书院是南齐的最高学府,当年他还对着村塾先生描摹的书院图册,偷偷立下过求学的誓言。

    可如今,盛京书院的山长不仅亲自到场,还带着学子来参加这场青楼里的诗词大会?

    “时老板有心了。”

    何鑫智走到时念面前,拱手笑道。

    时念穿着件月白旗袍,墨色的发只用一支木簪绾着。

    她的手里还捏着支刚蘸过墨的毛笔,指腹沾了点淡墨,显然是刚写完谜语。

    “山长能来,是怡红院的荣幸。”

    何鑫智示意身旁的学子揭开匾额:“这是书院学子连夜做的,算给诗会的贺礼。”

    红绸落下,“文以载道”四个大字映入眼帘,笔锋刚劲利落。

    人群顿时爆发出喝彩声,连一直紧绷着脸、暗自打量的老秀才们,也忍不住抚着胡须点头。

    王思哲的心跳得像擂鼓,手里的竹牌都快攥不住了。

    他忽然彻底明白,自己那点所谓的偏见,在真正的学识与坦荡面前,不过是井底之蛙的短见。

    “时辰差不多了。”

    时念走上戏台,拿起台上的铜锣敲了三下。

    “咚——咚——咚——” 清脆的锣声压过了所有喧闹,全场渐渐安静下来。

    她的目光扫过台下,从锦衣公子到布衣书生,从盛京书院的学子到偷偷来的女眷。

    最后落在角落里的王思哲身上,还对他温和笑了笑。

    王思哲的脸瞬间红透,慌忙低下头,却听见时念清亮的声音在院里缓缓回荡:

    “感谢各位赏光,来参加怡红院的诗词大会。”

    她先对着何鑫智的方向躬身行了一礼,才又转向众人:

    “很多人问过我,为何要办这场大会。”

    “其实原因很简单——”

    “秋闱在即,怡红院全体愿各位学子能旗开得胜,也想让大家瞧瞧,诗词从无高低之分,对文化传承的热爱,也从不论贵贱。”

    台下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王思哲也跟着用力拍手。

    他的掌心拍得发麻,心里那点最后残存的疑虑,也随着掌声散得一干二净。

    “至于规则,想必大家都清楚了。”

    时念拿起案上一张写好的纸,声音清晰:

    “比诗区以秋与民为题,不限体裁,佳作由山长与几位老先生共同评定;”

    “对词区接《蓝星诗词集》中的诗句,限定时辰内接对数量最多者胜;”

    “猜谜区的谜题都与蓝星诗句相关,最快猜中且能解出缘由者赢。”

    她顿了顿,故意提高声音:“重点说奖励!”

    人群瞬间静得能听见呼吸声,连何鑫智都往前凑了凑,显然也好奇。

    “比诗、对词、猜谜三项,每项第一名,奖励白银五十两,赠《蓝星诗词集》全本,再加怡红院鹊中堂雅间门票三张!”

    台下顿时发出一阵吸气声。

    五十两白银够寻常庄户人家过一年,更别说那本只闻其名、未见全本的无价之宝——《蓝星诗词集》!

    “第二名,白银三十两,赠《蓝星诗词精选集》,雅间门票两张!”

    “第三名,白银二十两,赠《蓝星诗词精选集》,雅间门票一张!”

    话音刚落,全场的气氛瞬间被推到顶点。

    书生们都忘了矜持,忍不住互相议论起来,眼里满是跃跃欲试。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