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 > 第373章 忙筹备文盛素材,探泉州垄断黑幕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天刚擦亮,怡红院的书坊就率先亮起了灯。

    檐角的灯笼还缀着残夜的凉意,却被伙计们搬书的“咚咚”响动揉得暖了。

    阿福扛着一捆厚厚的《南齐民生考》从后门进来,额角还挂着细汗。

    “念姐,盛京书院的典籍都运来了!”

    “何山长特意嘱咐,让我把这本《泉州海贸旧志》也带来,说能帮着核对泉州案例,还能补全海贸相关的文脉素材!”

    时念刚在案上铺开文盛之会的筹备草图,闻言抬头,目光落在那本泛黄卷边的《泉州海贸旧志》上。

    这是陈阿牛提及“泉州海产被垄断”后,她特意托李睿跟何山长打招呼,才从书院藏书中找出的孤本。

    如今正好用来完善文化信物中“泉州篇章”的细节,让素材更具说服力。

    “把典籍按三类分开放,”

    时念指着草图上标注的“文化册编纂区”“实物模型区”“曲乐改编区”。

    “蓝星故事与南齐案例对应的放左首书架,翰林院传来的民生旧档放中间,各州府报上来的最新民生数据放右首;”

    “晚晴、暖夏负责核对文字素材,确保每个案例都有典籍或数据支撑;”

    “张珂源重点补全数据标注,要标明年份和具体数值;”

    “素心带戏班的姑娘们改编曲乐,把蓝星诗词谱上南齐民乐调子;”

    “阿福你……”

    “我知道!”

    阿福立刻接话,拍着胸脯保证:

    “我带伙计们做实物模型!”

    “民生议事区的石桌、泉州寒门学堂的牌匾、甚至吴婶熬绿豆汤的灶台,都按原样缩小做出来,保证细节都对得上,让使臣一看就知道是咱们实实在在做过的事!”

    众人笑着应下,书坊里瞬间被翻书的“沙沙”声、讨论案例的交谈声填满。

    吴婶端着早食进来,见晚晴正趴在案上抄录“大禹治水→青州赈灾”的对应条目。

    她的手在“青州盐仓贪腐后流民安置”那行反复划着,还时不时跟暖夏讨论措辞。

    吴婶心疼的看了一眼,把瓷盘往她手边推了推:

    “先垫垫肚子,这字抄起来费眼,别累着了。”

    晚晴抬起头,眼里满是专注的光:

    “我没事的,吴婶。”

    乔章林将从翰林院带来的档册在案上展开(经过批准了,先前是偷的,这次是光明正大拿的)。

    “盛京寒门入学率,试点前仅一成,试点后接近四成。”

    “泉州粮价调控,从二十五文一斤降至十二文一斤。”

    每一组数据后面都标着详细的时间、调研范围。

    “这些都是我昨日熬夜从翰林院旧档里整理的,每一组数据都能对应上怡红院推动的民生实事。”

    乔章林指着“永州书坊”那页:

    “去年永州书院因推广蓝星文化、关注民生,入学的寒门学子比往年多了三成,这是南齐开国以来最实在的文脉振兴,必须写进文化册里!”

    这些数据不是冰冷的数字,是百姓日子变好的证明,也是蓝星文化能立足南齐的根基。

    “数据要标清楚年份、州府和具体调研方式,让各国使臣一看就知道真实可信。”

    时念叮嘱道,“咱们不仅要展示成果,还要让他们看到这些成果是怎么来的。”

    正说着,素心和乔娘子从戏台区过来。

    素心把一张抄好的曲谱递过来:

    “念姐,《故乡的云》改编好了!”

    “请永州来的老艺人谱了民歌调子,您听听看合不合适?”

    时念接过曲谱,只见娟秀的字迹旁还标着“用永州山歌调,节奏放缓,显温婉”的注解。

    素心特意避开了过于激昂的调子,既保留蓝星旋律的思乡温情,又融入南齐本土的鲜活气息,正好应对了之前担心的“文化割裂”问题。

    “弹一段听听?”时念笑着提议。

    素心坐在窗边的软凳上,指尖轻轻拨动琵琶弦。

    清泠温婉的调子刚起,就见浅醉从外面跑进来。

    她的手里攥着张画得满满的模型草图:

    “念姐!你看民生议事区的模型草图!”

    琵琶声里,众人围着草图讨论得热烈,吴婶在旁笑着补充细节:

    “推车的轮子得用木轮,我那辆旧推车就是木轮的,推起来咯吱咯吱响,百姓一听就知道是送汤的来了!”

    书坊的热闹还没散,院外忽然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

    侯府的管家提着个黑漆木盒走进来,对着时念躬身行礼:

    “时老板,侯爷让小人把这个交给您,说泉州那边传来了新消息,事关海产垄断的事。”

    时念心里一动,连忙接过木盒,打开的瞬间,一股淡淡的海腥味混着墨香漫出来。

    里面是两卷泛黄的账册,还有一张折叠的信纸,是李睿心腹的亲笔字迹:

    【唐明仍在泉州操控海产贸易,以官价收购为名,强收渔民海货,一斤鲜鱼仅给三文钱,转头以十五文的价格卖出,从中牟取暴利;

    泉州府衙中有他的亲信撑腰,百姓稍有反抗就被刁难,敢怒不敢言。

    另,查到静妃的心腹与泉州知府往来密切,近期频繁接触,似在筹备转移走私物资,具体地点尚未查清,需进一步盯梢。】

    时念的指尖轻轻按在“唐明”二字上。

    陈阿牛哭诉“海产卖不掉只能晒成干”,泉州民生专窗收到数十条“海产垄断”的诉求。

    如今终于找到幕后主使,是于国公的余孽!

    然而这个结果他却并不觉得有何意外。

    当初于烈倒台,唐家是撇关系撇的最快的世家。

    想来也是提前就已经做好了断尾求生的准备。

    如今这局面,不仅是欺压百姓的民生问题,更是苏家旧案、生父被害真相的延伸,于家的爪牙,终究还是没彻底清除。

    “劳烦你回禀侯爷,”

    “请他多派些可靠人手盯着唐明的动向,尤其是他与泉州的往来,若查到走私物资的具体地点,立刻派人送信来;”

    “另外,泉州寒门学堂的筹备事宜,还请侯爷帮忙对接当地书院,别让于明的人从中刁难,耽误学子入学。”

    管家躬身应下,转身离开。

    时念将账册递给晚晴:

    “把泉州海产垄断的事加进文化册的民生困境与解决进展部分,明确标注操控之人,再附上渔民的诉求记录和李睿传来的交易数据。”

    “文盛之会时,咱们不仅要展示民生成果,也要坦诚地让各国使臣知道,南齐正在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

    敢于面对问题,才是真正的文脉底气。

    晚晴接过账册,指尖划过“三文强收、十五文卖出”的记录,心中微酸。

    “是!”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