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头,铁蛋还凑到揭发信前,小声念着上面的字。虽然很多不认识,却念得格外认真。
时念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时舟的精神没有消失。
而是变成了蒙学班的读书声,变成了孩子们心里的“正直”二字,在泉州湾扎了根。
傍晚,众人再次回到码头,昌阿公忽然拉着时念的手,语气郑重:
“小小姐,我就留在泉州了。”
时念愣了愣,张阿公继续说:
“我这把老骨头,离不开泉州湾,也离不开这些渔民。”
“交易署需要人记录价格,我眼睛虽花,却记得清每笔账,留下来也能帮上忙,也能时常去看看二小姐和二姑爷。”
苏湄也跟着劝:“让阿公留下吧,我会照顾他。”
时念看着昌阿公眼里的期待,想起吴婶临走前“让阿公安度晚年”的叮嘱,笑着点头:
“好,我让人在交易署旁边给您收拾个小院。”
“带灶房,您能自己煮泉州的海鱼汤,院里再种上您喜欢的海芋,年年都有花开。”
张阿公眼眶瞬间红了,拄着拐杖对着泉州湾深深鞠躬:
“谢谢小小姐!”
“我昌阿公,总算能守着这湾海,看着渔民们过好日子了。”
夕阳落在泉州湾海面上,把交易署的牌子、蒙学班的窗户、码头的渔船都染成金红色。
渔民们还在交易署门口说笑,孩子们的读书声偶尔飘来。
昌阿公站在码头边望着海浪,嘴角带着释然的笑。
时念站在他身边忽然明白。
所谓“民生新貌”,从不是华丽建筑。
而是渔民手里沉甸甸的铜钱,是孩子笔下工整的字迹,是老人眼里不再有绝望的神色。
是旧案昭雪后,泉州湾每个普通人都能堂堂正正活着,都能对日子有期待。
海风再次吹过,带着海鱼的鲜,也带着属于泉州的、崭新的希望。
盛京的槐叶落了满地,怡红院却没染上半分萧瑟。
檐角的红灯笼串被伙计重新挂好,暖黄的光透过绢面落在青石板上,映得满院亮堂。
戏台周围摆着方桌,吴婶指挥几个小姑娘摆碟。
今日是时念从泉州回来的日子,也是怡红院为“泉州旧案昭雪”办庆功宴的日子。
“阿福,把那碟泉州鱼丸端过来!”
吴婶扬声喊,手里还捧着刚蒸好的团圆糕。
糕体金黄,表面撒着碎桂花,嵌着晒干的泉州虾皮,是她特意让人从泉州带来的。
“这糕得让阿念第一口尝到,泉州的海味混着咱盛京的桂花,才算真团圆。”
阿福扛着木盘跑过来,褂子的前襟沾了糕粉却没顾上擦。
“吴婶您放心,念姐刚进巷口,我这就去接!”
话音刚落,巷口传来熟悉的马蹄声。
时念坐着乌木马车,车帘掀开时露出带笑的脸,身后跟着苏湄和陈阿牛。
苏湄特意回来参加庆功宴,陈阿牛则是来送泉州交易署的最新消息。
“念姐!”
浅醉第一个冲过去:
“您可算回来了!”
“《泉州雪》我们排了半个月,就等您回来首演呢!”
晚晴也迎上来:
“念姐,这是给寒门学子的赠书,我已经整理好了,就等您说什么时候重启赠书活动。”
时念笑着点头,目光扫过院里。
吴婶的团圆糕冒着热气,戏台两侧挂着“沉冤昭雪”的红绸。
流芝抱着温子仁站在回廊下,见她过来,连忙让孩子对着她笑。
“子仁,快看念姨姨回来啦!”
怀里的温子仁似懂非懂,小手攥着流芝的衣襟,露出浅浅的笑。
像颗小太阳,暖得人心里发柔。
庆功宴设在戏台前的空地上,方桌上摆满了菜。
“开席喽!”
吴婶端着最后一碗鱼汤放在主桌中央:
“这鱼汤是按泉州的做法炖的,放了海菜,你们尝尝,跟咱盛京的味道不一样!”
众人围着方桌坐下,时念刚拿起筷子,陈阿牛就迫不及待开口:
“小小姐,我们走的时候,昌阿公还让我给您带句话。”
“他说谢谢您给安排的小院,等明年开花就给您寄花籽来!”
时念心里暖融融的:
“替我谢谢阿公,让他好好照顾自己,明年我再去泉州看他。”
正说着,戏台上传来琵琶声。
素心抱着琵琶坐在侧台,指尖拨动琴弦,清泠的调子漫开来。
《泉州雪》开演了。
浅醉穿着和苏昭当年差不多模样的藏青襦裙,从后台走出来。
时念看见她的扮相嘴角抽了抽。
这模样比先前晚晴扮王宝钏的时候还要更像王宝钏……
虽然有些不礼貌,但真的忍不住会去想这件事。
戏台上,浅醉扮演的苏昭抱着襁褓,在泉州港的雨夜里奔跑。
身后跟着扮演时舟的伙计,手里攥着揭发走私的信纸,声音满是急切:
“阿昭,你带着孩子先走,我去揭发于家的罪行,定要还泉州一个清白!”
台下瞬间安静下来,吴婶抹起了眼泪,手里的帕子都湿了:
“这场景,跟阿公说的……一模一样。”
流芝也抱着温子仁,小声跟孩子说:
“子仁你看,这是念姨姨的爹娘,他们都是好人。”
戏演到高潮时,扮演唐明的十二穿着宝蓝锦袍,嚣张地喊着:
“谁敢挡我于家的路,就别怪我不客气。”
台下的阿福气得攥紧拳头,差点站起来反驳。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