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165章 攻城略地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右副将邹元标建议,先回师打通补给线,然后再进攻开罗。吴元济认为,目前第五路军弹药充足,主要是缺水,也缺一些粮食,此处已经距离尼罗河不远,干脆进发到尼罗河岸边,就地取水取粮。

    第五路军顶着干渴,一路进发到开罗以南的尼罗河岸边,终于在那里痛饮一顿。吴元济仗着第五路军的战力,首先拿下开罗以南的小城阿玛拉,在那里夺取一些粮食,供应部队的军需。有了水,有了粮,第五路军迅速恢复元气,开始准备攻打开罗。

    吴元济和几个部将商量以后认为,开罗城市较大,而且西临尼罗河,很难将其彻底包围,不如打一场击溃战,先占领城市再说。吴元济派左副将郁景斌带领3个羌戎团在城东围堵,派右副将邹元标带剩下3个羌戎团在开罗东北方向埋伏,自己则带领镇东军陆军主力在城南主攻。

    吴元济认为,开罗的大食军被击溃后,有两个方式逃跑,一种是乘船从尼罗河逃跑,这个唐军没办法;一种是从城北的陆路逃跑,到时可以由邹元标率军截击一番。

    开罗城市虽然大,但是城墙都是泥砖所筑,坚固性不够,而且没有护城河,防御水平一般。第五路军准备就绪以后,就在城南开始炮击,只炮击了一天,就在城南轰塌了一大段城墙。

    当夜,唐军先就地宿营,准备第二天发起进攻,优素福仍不甘心失败,派出骑兵过来劫营。唐军都是身经百战,对这种套路遇的多了,早就提前派人警戒,发现有人来袭后,立即进行反击,将夜袭的大食军击退。

    次日,唐军炮兵又轰击了一阵,将缺口内的障碍物全部扫平,然后唐军步兵正式发起进攻。优素福的大食军虽然勇猛,但是由于没有火器,单凭刀枪弓弩,自然不是唐军的对手,唐军顺利攻入城内。

    由于开罗城比较大,而且街道狭窄,民房众多,那些大食军打不过唐军就到处躲藏。唐军由于对城市不熟,到处追击溃退的大食军,满城追赶,还经常会迷路。最后唐军干脆放弃小股的大食军,专打大股的军队,往市中心的总督府攻去。

    开罗的攻防战打了两天,城内的守军败像明显,优素福感觉再不跑就来不及了,带领一些亲兵跑到尼罗河边,乘坐几十艘船,向下游逃去。总督一逃,其他守军也无心坚守,有的也乘船从尼罗河逃跑,但是大部分人直接从城北的陆路逃跑。

    早就在东北方待机的邹元标,趁机率军截击大食溃军,这些溃逃的大食军被截击后,有的就地投降,有的则往西北方向沿着尼罗河继续逃跑。邹元标所率兵力有限,抓了一些俘虏以后,就开始围堵城北,不让剩余的逃兵出来。

    在开罗守城的大食军约有1.5万人,除了六千逃跑,三千战死,剩余的六千人先后投降,唐军则只有四百多的伤亡,开罗之战大获全胜。

    唐军占领开罗以后声威大振,那些原来袭扰补给线的大食军也逃跑了,苏伊士到开罗的补给线恢复畅通。

    吴元济命人审问那些投降的俘虏,希望知道那些从开罗逃跑的大食军情况。经那些俘虏供认,总督优素福带领亲兵乘坐几十艘船往尼罗河下游去了,极有可能逃到埃及的重要港口亚历山大。

    至于其他人有的可能逃往尼罗河上游的重要城市索哈杰,有的可能逃到尼罗河三角洲的曼索拉一带。

    吴元济还了解到,尼罗河流过开罗以后,分为两条支流,一条在亚历山大以东的拉希德入海,一条经曼索拉在达米埃塔入海。按照唐朝的历法,每年的4到9月为洪水期,其余时间为枯水期,枯水期间,开罗以下的两个水流不能行大船,开罗的大船只能在洪水期入海。

    吴元济提前了解尼罗河的水文情况,是因为唐军占领埃及后,要在开罗找一个造船厂改造一批战船,或直接在这里造船,为唐朝水军进入地中海创造条件。

    吴元济和几个部将商议一番后认为,目前埃及的军队比较分散,没办法一次性消灭,只能采取分区扫荡的方式,逐步控制。吴元济决定先派兵清除尼罗河三角洲一带的大食残敌,与苏伊士地峡连成一片,方便唐军的后勤补给。

    吴元济派一个羌戎团镇守开罗以南的阿玛拉,堵住尼罗河上游的敌军,另留一个团镇守开罗,自己和两个副将各带一部分部队,分三路扫荡尼罗河三角洲一带的大食军。

    三支部队对尼罗河三角洲一带展开一次全面的扫荡,沿途遇到的大食军残兵败将不是投降,就是被消灭。尼罗河三角洲一带盛产粮食,部队扫荡敌人的同时,也缴获了不少粮食,全部运到开罗,保障第五路军的军需。

    唐军一番扫荡之后,埃及剩余的残军全部跟着优素福逃到亚历山大城,三支部队在亚历山大城汇合。优素福聚拢一万多残兵退守亚历山大,正惴惴不安,没想到吴元济这个杀神又这么快赶过来。

    吴元济觉得拿下优素福残部不成问题,怕的是优素福再次乘船逃跑,自己又没船,到哪里去追?吴元济将亚历山大包围以后,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派人劝说优素福投降。没想到优素福并不信任唐军的使者,任凭使者如何劝说,就是不肯投降。

    吴元济火了,命令炮轰亚历山大,经过两三天的激战,优素福的部队被打的落花流水,优素福率领残军再次乘船仓皇而逃。吴元济追之不及,只得先占领亚历山大港。

    吴元济是水军将领出身,发现亚历山大港的条件不错,可以停靠大船,以后在开罗造出来的新船,可以先开到亚历山大,以后亚历山大可以作为第三波对西征服的海军基地。吴元济在亚历山大留下一个羌戎团,然后率军回师开罗,让部队休整两天。

    吴元济返回开罗以后,又重新分工,命郁景斌带一万镇东军和两个羌戎团,从开罗出发,向尼罗河上游进攻,扫平埃及南部的大食残军,拿下重镇索哈杰。

    命邹元标带一万镇东军、水师部队和两个羌戎团,从苏伊士城出发,进攻麦加一带的大食军,扫荡大食残存的海军,并派人禀告范希朝这边已经做好准备,要求派人前来开罗推进造船事宜。

    吴元济则带领剩余人员干两件事,一是在开罗城内寻找大型的造船厂,便于以后改造;二是拓宽修整开罗到苏伊士城的大道,可以方便以后从苏伊士往开罗运送大型机器。

    吴元济在开罗的尼罗河边找到两个大型的造船厂,觉得可以用来改造、新造战船,就将这个造船厂控制起来,准备后续启用。

    吴元济将前后抓到的近两万俘虏,全部驱来修建苏开大道,主要是将道路拓宽、铲平,修整,确保能够走大车、拉重物,以后将有很多重要机器和物资在苏伊士港卸载,然后通过这条道路送到开罗。

    由于埃及一带本就产粮,所以吴元济缴获了不少粮食,每天管饱饭以后,就让这些俘虏干活。吴元济让唐军士兵当监工,发现有偷懒的俘虏就抽鞭子,让这些俘虏努力干活,加快苏开大道的修建进程。

    郁景斌率军向尼罗河上游进攻,一路进展比较顺利,但是那些大食军一触即溃,不断往南逃跑。郁景斌率军一路追赶,在占领索哈杰以后,又向南追击了较远的距离,虽然又俘虏的不少人,但是还是有少部分大食军向南逃到努比亚一带,唐军追赶不及。最后,郁景斌在索哈杰留下一个羌戎团,然后率军北返。

    邹元标率军在吉达一带登陆,然后与麦加的大食军大战一场,麦加的大食军最终不敌,麦加总督率领残部逃往内陆地区。邹元标率军占领麦加后,有些士兵出于好奇,进入克尔白清真寺,还触碰了里面的圣物。没想到这触犯了当地人的禁忌,麦加总督以此为借口发动圣战,裹挟当地的贝都因人围攻唐军。

    邹元标虽然率军击退了前来围攻的大食军,但是觉得麦加的禁忌太多,不想待在那里继续惹麻烦,但认为这样直接撤走,就便宜了麦加总督。邹元标觉得,既然这里的大食人如此看重克尔白清真寺,干脆以此为诱饵,引大食残军出战。

    邹元标派人宣称,五天内要跟麦加总督的部队决一死战,如果麦加总督的部队不现身,就将克尔白清真寺捣毁。麦加总督当然不愿背负骂名,三天后带领一万多骑兵部队来进攻麦加城。

    唐军派出五千部队在麦加城东一带列阵,与麦加总督的部队交战,两军交战一阵后,唐军就缓缓向后退却。麦加总督也不知唐军是何用意,硬着头皮跟在唐军后面,想着能够趁机攻进麦加城。

    唐军退到城边后,与这里的炮兵部队汇合,就不再退了。大食军刚进入射程,唐军的炮火就开始射击,大食军被炸死炸伤一大片。

    麦加总督情知中计,赶忙带人逃离,此时又从左右两侧各杀来一支唐军,截击大食逃跑的部队。经过又一番激战,又有一批大食军被杀被俘,麦加总督只带领少量残军逃跑。

    邹元标觉得麦加城附近的贝都因部落众多,彻底消灭附近的大食军也不现实,将他们重创已经达成目的。邹元标将麦加城委托给当地相对亲善的部落管理,警告他们如果敢反叛,自己还会率军回来占领麦加城。

    邹元标则率军回到吉达,在吉达留下一个羌戎团,而后率领水师离开吉达,向南进发。邹元标率领水师一路寻找和歼灭大食残存的海军,一直打到波斯湾一带,再次攻到巴士拉附近,彻底肃清了大食军东部海岸的海军,保障唐军的海路运输和补给不受影响。

    邹元标肃清大食海军以后,本想占据巴士拉,但是觉得第五路军的重点是埃及一带,在巴士拉的兵力没法留多,容易被大食军袭击,就放弃了这个打算。

    邹元标发现在巴士拉东南的海上有个岛屿叫做巴林岛,相对比较安全,就夺占此岛,并在此留了一个小分队,有一千人加十几艘船。

    这个小分队有两个作用,一是在波斯湾海域游弋,发现大食海军的漏网之鱼就予以消灭。二是跟踪第六路军的情况,一旦发现第六路军抵达巴士拉附近,就赶紧通知后方建立往巴士拉的海上补给线。

    邹元标做完这些后,认为大食海军已经肃清,从马六甲到苏伊士的水上运输已经比较安全,就派出一艘船返回马六甲,向范希朝禀告第五路军的进展情况,要求尽快派出人员来推进造船厂的事宜,然后率领其余船只返回苏伊士。

    两支部队都是花了近一个月才返回开罗,吴元济认为虽然耗的时间比较久,但是扫清了残敌,保障了海上路线的畅通,为后续的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吴元济感觉各项准备工作都差不多了,就留下一个羌戎团和两千镇东军给郁景斌,在开罗镇守后方,接洽范希朝派来的人员。

    吴元济认为埃及一带的大食军数量少,战斗力弱,两万精锐都抽调到了巴格达一带,想必第六路军遇到的阻力不小。吴元济则和邹元标率领镇东军主力和两个羌戎团,从开罗向东进发,准备进攻叙利亚、迦南一带的大食军,尽快和第六路军汇合。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