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退婚你提的,我当皇帝你又求复合 > 第812章 杀了我!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夜色压得极低,北境大营的天幕如铅铸般沉重。

    风裹着沙尘掠过旷野,撞在营帐上的兽皮,发出呜呜的低鸣。

    火光在风中抖动,映得营外那一排排枪戈似鬼影森森,仿佛连空气里都弥漫着硝与血的味道。

    营门口的号角早已停歇,取而代之的是军士低低的议论声。

    那声音压抑、克制,却像暗潮般在大营中四散。

    他们聚在火堆旁,披着破甲,脸上满是寒霜与疲色,言语里掩不住的震惊与惶惑。

    “唉……赵都尉一个人,都被韩将军压得死死的。”

    “是啊,赵都尉拼命护那小子一场,最后自己都险些被治罪。那小卒子——宁萧?好不容易保了条命,现在倒好,这会儿竟还敢当面顶韩将军?”

    “呵,他这是不知死活啊!”“这韩将军,眼下军功在身,怕是马上就要升迁。得罪了他,这小卒子往后还想在军中立足?”

    “立足?怕是命都难保!”

    风声一过,那些低语像潮水般又起。

    火堆劈啪作响,光影映着一张张被风砂刻出刀痕的面孔。

    有人摇头叹气,有人眉头紧锁。

    “赵都尉那性子太直,说不过韩将军也就罢了。可这小卒子……他哪来的胆子?他不明白,这时候多说一句话,就是往刀口上撞啊。”

    “听说他还懂点药理,性子也还算不错。”“可惜啊,这样的人,本该可以有个不错的前程,偏偏不长眼,如今怕是要被人害死。”

    几人沉默了片刻,又有人轻声道:“接下来,这韩守义必然会被封赏升迁,赵都尉现在已经落下风,若再保不住那小卒子……”

    他话没说完,另一人便叹了口气。“保不住的。赵都尉也被压得喘不过气。今日一战,韩守义赢的不只是军功——他还赢得了接下来的权利啊。”

    火光在众人眼中闪烁,他们的声音愈发低。有人狠狠将手中的木棍戳进火堆,火星四散。

    “这世道,原来真是奸滑的活得久啊。拼命的反倒被逼成罪人。”没人应声。只有那火堆发出轻微的噼啪声,像在为他们的沉默伴奏。

    营外的风渐渐大了,卷起厚重的尘沙,吹得旗幡猎猎作响。

    另一头的帐前,几名从赵烈营中调来的老兵正围着火堆坐着,背影厚重如石。

    “我看那宁萧……不像莽撞人。”“你是说他真有底?”“难说。”

    那人叹息,“可我怕他是被逼的。赵都尉为他出头,被韩守义堵得一句话也说不出。那少年若心里有血气,怎么能咽得下这口气?”说着,他的声音也低了下去。

    “只是这仗还没完,朝廷还没定谁当统帅。若真闹大,赵都尉连他自己都保不住,更别提那小卒子了。”

    周围人皆默然。

    他们不是不懂。军中讲的是势。

    韩守义如今立下“救援之功”,沈主帅昏迷在榻,他自然成了北境大军的中流砥柱。

    这股势一旦成型,任凭你说多少道理,都像蚍蜉撼树。

    可偏偏,在那样的局势之下,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少年,却站了出来。

    “唉,”有个年轻军士喃喃道,“我看他那样子,竟还真像是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呵,怕是被热血冲昏了头吧。”

    “可那眼神……”年轻军士抬头,看着不远处主帐的方向,“我从没见过那样的眼神。”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就像……就像他根本不怕死。”

    火光在那一瞬轻轻摇曳。几人都沉默了。

    营地的风,从西北方吹来,带着寒铁的气息。那风钻进他们的盔甲缝隙里,冷得刺骨,却也让他们心头莫名一颤。

    他们隐约能感受到——在那座大帐里,或许真会有一场意料之外的风暴。

    ……

    大帐之内,气氛依旧凝滞。

    火光映着每一张脸,闪烁的光影将宁萧的轮廓勾得分明。他立在原地,目光沉静如潭,仿佛那场外头的喧嚣与他无关。

    韩守义的嘴角依旧带笑,只是那笑意中,已添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僵硬。

    蒙尚元微微眯眼,似在观望。

    至于赵烈,他站在一旁,眉目如刀,神情复杂至极。

    宁萧的目光,缓缓从韩守义的脸上掠过。他没有急着开口,只是伸手拨了拨火堆,火光腾起,照亮了他微微扬起的侧颜。

    那神情——平静得近乎冷漠,却藏着一丝极深的锋芒。

    帐外传来士兵巡逻的脚步声,短促而有力。风声透进来,火焰摇得更烈。

    宁萧终于抬眼,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如铁敲石。

    “韩将军。”

    他顿了顿,似乎在刻意放缓语气,“我只是想问一个问题。”

    韩守义眉梢轻挑,笑道:“说。”

    “您说那赌约是玩笑,可当时的在场之人,皆记得您以项上人头为誓——此言是否也为玩笑?”

    他话音未落,帐中再次一静。

    赵烈眉头一跳。蒙尚元的目光一闪。

    火光映着韩守义的脸,他的笑意缓缓收敛,眼底的阴影一点点加深。

    “你小子,”他低声道,语调里已有寒意,“果真一点不怕死?”

    宁萧不语。

    只是微微一笑。

    他那一笑,干净、平静,却让所有人都生出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像是他早已将生死放在一边,心中只有那一件事——真与假,黑与白。

    帐外的风呼啸而过。火光剧烈闪烁,映出一圈刺目的红。

    赵烈忽然觉得胸口一震,喉头一紧。

    他忽然明白,那少年之所以能站出来,不是因为不懂势。而是——他根本不在乎。

    他在乎的,是那份早已被众人遗忘的东西。

    那一刻,连韩守义,也不由得沉下了脸。

    空气,仿佛被撕开了一道缝。

    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这缝隙,是被火焰点燃,还是被血封死。

    火光跳动。

    宁萧依旧站得笔直,静静望着韩守义。

    他一言未发,可那目光,竟让人有种错觉——仿佛整座北境的风声,都在为他屏息。

    而在营外,听得议论的军士们,却一个个止住了声。

    他们抬头,看向那座主帐。

    风在呼啸,旗在猎猎,火光映得半边天空血红。

    轰——

    火光猛地一跳。

    韩守义那声低笑,起初还带着几分轻蔑的气息,可很快就变成了怒极反笑。

    他眼角的肌肉抽搐了一下,胸膛一起一伏,那笑声在帐内回荡着,竟带着一股几乎近乎狰狞的冷意。

    “好……好一个宁萧。”他冷声道,声音像是被铁刃刮过,“我倒真没想到,这北境军中,居然还有你这样一个硬骨头!”

    说着,他猛地上前一步。

    那一步,极重。

    地面都被踏得震了一下,尘土自地缝里冒起,火光被脚步震得乱颤。

    韩守义眯着眼,眼底闪着狠厉的光。那是一种掩不住的暴戾,一种身居高位者的蔑然狂妄。

    “好,既然你想讲理,那本将就让你个明白。”

    他话音未落,身形忽然一动。

    众人只见他转身走到一名武将身边,伸手一抓——

    “锵——!”

    一柄长刀,脱鞘而出!

    那一声金铁交鸣,刺得人耳膜发麻。

    刀光掠过火焰,映着韩守义半边阴沉的面孔。他面色森冷,眼底透出一种近乎狂妄的冷笑。

    “你不是说,要我以命为证么?”

    他猛地转身,一步一步走向宁萧。

    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众人的心口上。

    “好!”“那本将,就把命摆在这儿!”

    说到最后一句,他抬手,将那柄刀“啪”地一下横着拍在萧宁面前的案上!

    火光一晃,刀身的冷芒映得人眼几乎睁不开。

    帐内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萧宁静静地看着那柄刀,神色未动。

    而韩守义的声音,此刻已变得低沉、阴鸷,像是一头被触怒的野兽:

    “小子,今日的军功封赏你也听到了吧?!”

    他猛地抬手,指着自己胸口,用力拍了一下。

    “这北境能保到现在,是谁的功劳?!”

    “是我!”

    “若不是我韩守义率军死战,你们早就尸骨无存!”

    他咬牙切齿,眼神阴狠。

    “怎么?”

    “难不成,你现在要杀了我?”

    “杀了我,谁来守城?!”

    “谁来挡敌?!”

    “这北境,没了我,早就沦陷!”

    他每说一句,声音都更重,仿佛要把整个帐都震塌。

    火光下,他那双眼透出逼人的狂气。

    “别说那赌约是玩笑!”他冷笑着,“就算是真的,你敢在这个时候动我韩守义?!”

    “你一个小卒,敢么?!”

    “别说你不敢,就算是皇帝现在站在我面前,也不敢!”

    此言一出,全场死寂。

    帐中所有人都怔住了。

    连蒙尚元的眉头,也微微一皱。

    那是……赤裸裸的狂言。

    按理说,他自然没有资格说这话。

    可在军功作假之后,有了军功佐证,他完全可以这么理直气壮!

    只要他说得够大声,不心虚。

    事实上,谁都知道,眼下的北境,根本不是靠他撑下来的。

    他率军迎敌?他守城?他稳防线?

    笑话!

    众人都清楚,那一夜燕门鏖战,真正挡在最前线的,是赵烈与他那支残军!是他们血战三昼夜,尸堆如山,才把敌军的先锋挡在壕沟之外。

    而韩守义呢?他那时早已退到二十里外的临河营中,打着“后方指挥”的旗号,一夜未出营门。

    直到敌军退去,他才带着人马姗姗来迟,连尘土都没沾上半点。

    可偏偏,他的嗓门最大。

    他在帐中大谈“统筹全局”、“坐镇指令”,一句话就把自己的退缩,粉饰成“保全兵力”;把赵烈的拼死血战,说成“妄动轻敌”;再把沈主帅昏迷前留下的命令,改成“遵从韩将军布置”。

    就这样——他把一场惨烈的血战,说成了自己的谋定而胜;把真正浴血奋战的人,踩成了他登功的踏脚石。

    而更可笑的是,朝中那些文官、上将,根本看不见真相。

    他们只看见报功文里写着“韩守义调度有方”“大军退敌有功”。

    于是,假成了真。谎言,成了功绩。

    此刻,他便是仗着那份虚浮的“军功”,狐假虎威!

    那张满口“北境因我而存”的嘴,说出的每一个字,都是在侮辱那些死去的兄弟!

    可他却说得理直气壮,振振有词,仿佛北境真是靠他一人支撑——仿佛那千万流的血,全都流在他的盔甲上!

    而最让人憋屈的是——所有人都知道他在胡说。

    可没人敢驳。

    因为他现在,手握军功在身。因为他此刻的地位,是靠着那场谎言堆出来的。

    所以,当他说“北境能守,是靠我”,就算明知是谎,众人也只能低头。

    就算明知可笑,也只能沉默。

    他就是仗着这份假功,胡扯得理直气壮——还要逼人,反驳他就是“乱军之罪”。

    这,才是最让人心寒的地方。

    没人敢应声。

    没有人。

    毕竟,他说的是假,可军功是真!

    未来的封赏,也是真!

    这个时候说话,一旦未来韩守义发难,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的下场!

    空气安静得可怕。

    火焰噼啪燃烧,照着韩守义的脸,那双眼中全是冷笑与傲慢。

    “来啊,小子!”

    他冷冷道,忽然将刀猛地一扔——

    “铿!”

    刀尖插入地面,刀身笔直颤动,火光在其上跳动不休。

    韩守义眯起眼,声音低沉、狠毒:

    “你要讲公道不是?”“你要为那赌约讨命不是?”

    “行啊——”

    “来,拿这刀!”

    “有种的,你砍了我的头!”

    那一瞬间,大帐内的空气似乎都凝固了。

    “……”

    火焰静止,风声也似乎停了。

    赵烈的瞳孔骤缩,心头一震。

    “韩守义——”他低吼一声,可声音被硬生生压在喉咙里。

    帐内的将士们个个神情复杂,没人敢出声。

    他们都明白,韩守义这一招……是逼杀。

    他把自己放在了“北境唯一支柱”的位置上。只要宁萧敢接刀,敢有半分举动,那就是“谋害功臣”,那就是“乱军之罪”。

    哪怕宁萧有理,也会瞬间被整个军法碾碎。

    ——这才是韩守义真正的狠。

    他明知自己言过界,却偏偏要用这无可撼动的“功名”来反噬。

    他那冷笑,像是带着血的刀刃,划在众人心头。

    “怎么?”“你不是要主持公道吗?”

    “来啊——”

    “本将韩守义,立功无数,救下万民!”

    “你若真有胆量,就拿这刀,砍下我的头!”

    “若你敢!”

    “那就证明你真是个男人!”

    “若不敢——”“那就证明你,不过是一条会叫的狗!”

    韩守义的声音越来越大,几乎震得帐顶都微微颤抖。

    火光映着他咆哮的脸,额上的青筋暴起,汗珠顺着鬓角滑落,却让他看起来更像一头被激怒的狼。

    “来啊!”“动手啊!”

    “你不是不怕死么?!”

    “来!!!”

    他猛地一脚,踢在那柄刀的刀柄上。

    “当——”

    刀身一震,嗡嗡作响,刀锋几乎擦过萧宁的脚尖。

    一缕寒气,从刀刃上散出,仿佛将整座帐的温度都拉低。

    萧宁站在那儿,依旧没有动。

    火光映着他微微下垂的睫毛,那双眼平静得像湖水。

    他没有退,也没有弯腰。

    只是在那一瞬间,轻轻抬头。

    那一抬,光线掠过他脸颊,映出一抹若有若无的冷意。

    他看着韩守义,声音很轻,却极稳。

    “韩将军。”

    “我若真要你的头,不需此刻。”

    帐中空气仿佛被抽走。

    所有人都愣住。

    韩守义的笑,硬生生凝在脸上。

    他的手还半举着,表情一瞬间僵死。

    萧宁一步未动,眼神没有半点波澜。

    “您说得对。”他缓缓开口,“北境危急,军心未定。”

    “若我此刻真动手,杀了您,的确乱军。”

    他停顿了一下,抬眼,语气忽然转冷。

    “可若我不说,若无人揭穿,您这些‘功劳’,便要压着多少忠魂?”

    他声音不高,却一句比一句更沉。

    “韩将军,您说没有您北境早亡,可您可还记得是谁挡在前线?是谁血染城墙?”

    “那夜攻城,您可曾在场?”

    “沈主帅昏迷,赵都尉力竭,多少兄弟倒在壕沟里——”

    “而您,”

    “您却在喊着要退军!”

    这最后一句,如同雷霆!

    “轰——!”

    火焰几乎被震得一颤。

    全场死寂。

    空气似乎凝成了冰。

    赵烈浑身一震,血气翻涌。

    他咬着牙,拳头一紧,指节爆出清脆的“咔嚓”声。

    韩守义的脸色,一寸寸沉下去。

    他盯着宁萧,眼神像要吃人。

    “你说什么?”他低声咆哮,声音沙哑,带着抑制不住的杀意。

    “再说一遍!”

    萧宁不答,只是平静地看着他。

    那一刻,整座帐似乎只剩下两个人——一个是满身权势、仗功傲世的统帅;一个,是无名无职、被压在尘土里的卒。

    可偏偏,那无名小卒的目光,比火光更亮。

    他没有剑,没有势。

    却让韩守义的呼吸,第一次乱了。

    火光晃动。

    帐外的风呼啸着卷入,吹乱了旗帜,也吹乱了众人的心。

    赵烈望着这一幕,喉咙哽住,心头忽然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冲动。

    他想笑。

    ——是的,他想笑。

    那笑里有悲、有恨、有血气翻腾的痛。

    因为他终于看见了——有人,敢替他们说出那句埋在胸口的真话。

    这一刻,大帐里所有的将士都屏息。

    他们看着那个少年,看着那柄在他脚边颤抖的刀,看着那一双平静得近乎冷酷的眼睛。

    韩守义的唇在微微颤抖。他张了张口,想说什么。可那声音,却被火焰彻底吞没。

    一阵风,吹灭了一半火堆。

    夜色如铁,空气中只有那柄刀的颤音——

    清而冷,锐如血。

    火光在帐中微微抖动。那一刻,空气沉寂得几乎凝固。所有人都望着萧宁——那个被人称作“宁萧”的无名小卒。

    他静静站着,目光冷而直,像一柄未出鞘的刀。

    韩守义的脸色铁青,嘴角的笑早已僵死。他不再笑了。因为他听懂了萧宁的意思。——那不是指责。那是在揭穿。

    萧宁的声音再次响起。平静,却像一柄锋锐的刃,轻轻割开夜色。

    “韩将军,”“你说北境能守,是因为你。”“可当沈主帅昏迷、城门破裂、敌军突入时——你在哪?”

    火焰跳动,照着他漆黑的眼。

    “你那时躲在临河的后营,说要‘整军’,说要‘稳势’,可前阵三千人浴血,半数折命——你可曾带一骑去救?”

    “那夜,壕沟里尸体堆了三丈,血水漫到膝盖,赵都尉三次重伤不退,硬是死守到了天明。”“你呢?”

    “你那时在何处?!”

    这一声,陡然拔高。

    帐中的空气,仿佛被生生撕开一道口子。火光猛地一窜,烛影乱跳,照得韩守义的脸色阴晴不定。

    “你说,是你在守北境?”萧宁冷笑。“你说,是你救了众人?”

    “那请问——那些在壕沟中死去的兄弟们,究竟是替谁挡的刀?!”

    他声音不大,可每一个字都像石子落入深潭,激起层层涟漪。

    “是谁在前阵断臂流血,谁在尸堆里喊‘守住燕门’,是谁在被火烧焦的战壕里,把主帅的令旗插了回去?”

    “赵都尉!”“还有他的将士们!”

    火光一闪,映着萧宁的面庞——那不是怒吼,而是一种冷静到极致的控诉。

    “你什么都没做,”“却在那里大言不惭!”

    “你仗着一句‘调度得当’,就把那些血战得来的功劳据为己有;”

    “你仗着几封文书,就让沈主帅的命令成了你的‘远见’;”

    “你仗着一张嘴,骗过了朝堂,骗过了功簿,骗过了那些还活着、却不敢说话的人。”

    “可你骗不了——死去的兄弟。”

    这句话落下,仿佛整个天地都静了。

    风声从帐门缝隙灌进来,火焰剧烈地跳动。所有人都僵在原地,不敢呼吸。

    赵烈的喉结微微滚动。他心中那股久压的憋屈与恨,几乎要冲破胸腔。

    他没想到,有人竟能当众说出这些话——那是他心中日日想喊、却一句都不敢说的真相。

    一名老兵在角落里低低吸气,眼眶微红。

    帐外,似乎也有几名守卫的士兵竖起了耳朵。他们听不清每个字,但那一声声“谁在前阵”“谁流的血”,却重重砸进心里。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