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文豪 > 第204章 此情此景,岂能无诗?
最新网址:www.00shu.la
    “船家,前方乌林可能停靠?”陆北顾开口问道。

    “客官要去乌林?”船老大有些意外,但还是答道,“乌林有处小渡口,停泊自无不可。只是那里荒僻,除了几户渔家,并无甚景致可看,远不如南岸赤壁热闹。”

    “无妨,我们就是想看看那古战场。”

    吕惠卿、王韶、崔文璟等人也纷纷点头。

    既然已经来到赤壁大战的古战场了,要是不去看看,直接顺流而下经过,实在是有些可惜了。

    这年头出一趟远门可不容易,除了时间成本,衣食住行的花销也都不是寻常家庭能承受得起的。

    而对于他们这些士子来讲,与著名的“打卡地”赤壁相比,来乌林这处真正的古战场游览,其实更有意义。

    既然客人都要求了,船老大也自无不可,他操控着客船依言缓缓靠向北岸。

    乌林渡口果然简陋,仅由粗糙的条石和木头垒砌而成,停泊着几艘破旧的渔船。

    众人弃舟登岸,脚下是松软的沙土和丛生的芦苇。

    陆北顾放眼望去,眼前是一片延绵起伏的丘陵地带,不高,却颇有气势。

    而丘陵之上,植被茂密,多为低矮的灌木和松林,在秋风中发出萧瑟的呜咽。

    随后,众人登上一座小丘。

    此地南临长江,浩荡的江水在此处显得尤为湍急,北望则可见一条蜿蜒的内荆河,如一条玉带环绕着这片土地。

    整个乌林地区,仿佛一个巨大的、面向长江张开的怀抱。

    吕惠卿这时候感叹道:“‘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之诗,道尽天意弄人!”

    “难说。”

    王韶唱了反调,他蹲下身,抓起一把沙土,仔细捻了捻,又抬头观察着丘陵的走向和江岸的地形,沉声解释道:“此地丘陵环绕,看似利于扎营屯兵,又利于结成水寨。但实则江岸平缓,并无险峻山崖可依,丘陵又多荒草,一旦火起,风助火势,营寨相连,首尾难顾曹孟德自负雄才,却小觑了这长江天险与东南风候,赤壁之战的结果要我看算不上天意,更多的是人谋。”

    陆北顾默默听着他们的议论,独自向另一处稍高的土丘走去,脚下的泥土松软,混杂着碎石和枯叶。

    站在丘顶,视野比刚才的那座小丘更加开朗。

    眼前是奔流不息的长江,对岸那赭红色的陡峭崖壁——赤壁,在午后的阳光下清晰可见,果然如一面巨大的屏风,与脚下的乌林隔江相望。

    他闭上眼睛,试图在脑海中重构那场惊世之战。

    震天的喊杀声、战鼓声似乎还在耳边回响,火光冲天浓烟蔽日,铁索连舟的庞大舰队在烈焰中燃烧、崩溃,化为灰烬沉入江底。

    脚下这片看似平静的土地,曾浸染了多少鲜血,埋葬了多少雄心?

    “因一场大火,成就了赤壁之名,而乌林却鲜为人知。”

    历史的真相往往被后世的传说所掩盖,真正的英雄地,反成了默默无闻的注脚。

    他弯腰,从脚下的泥土中拾起一块形状奇特,被岁月磨蚀得黝黑发亮的石头,或许它曾见证过那场焚天烈焰?

    至于残剑断戟之类的,他倒是没发现。

    实际上,发现才是不正常的,因为赤壁之战距今已经过去八百四十八年了前唐杜牧所谓“折戟沉沙铁未销”,也纯属文学创造。

    就在陆北顾沉思之际,太阳开始西沉,将阳光洒满江面,也染红了乌林的丘岗。

    江水泛着金色的粼光,对岸的赤壁更显壮丽。

    然而在这片曾经真正经历过最惨烈战火的北岸,却只有风声、水声和偶尔掠过的飞鸟,仿佛八百年的时光已抚平了一切创伤。

    又游览了片刻并没有什么特别景色的乌林后,众人告别了这片沉默的丘陵,重新登船。

    客船缓缓离岸,乌林的轮廓在渐深的暮霭中化作一片浓重的剪影,而对岸的赤壁,在最后夕阳的映照下,如同被点燃的巨大火炬,红得惊心动魄。

    船行江心,方才亲临游览的古战场,如同烈酒的后劲,在众人胸中翻涌激荡,难以平息。

    那沉寂的土地、呼啸的江风、对岸如血的赤壁,无不撩拨着这些饱读诗书的举子们的心弦。

    吕惠卿最先按捺不住,他起身走到船尾,回望已然模糊的乌林方向,说道。

    “诸君!今日踏足乌林,亲见古战场,遥想当年周郎英姿、黄盖壮举,曹公百万貔貅竟成齑粉!此情此景,岂能无诗?”

    “谁先来?”崔文璟问道。

    其实从江陵夜宴上他就能看出来,吕惠卿和王韶的诗词水平,都不高。

    “在下不才,先抛砖引玉了!”

    心绪激荡的吕惠卿忍不了了,他必须抒发一下情感,才能彻底把在江陵积累的憋屈感从心中驱逐出去。

    “大江流日夜,赤壁峙千秋。

    乌林埋战骨,犹闻鼓角遒。

    东风一炬烈,樯橹化烟收。

    霸业随波逝,空余万古愁!”

    年轻的曾布憋了半天,来了一句:“吉甫兄此诗,有杜牧遗风,然更添几分豪气。”

    吕惠卿得了赞誉,脸上泛起红光,他目光灼灼地看向王韶:“子纯兄!你精通地理兵略,方才在乌林剖析地形,鞭辟入里,何不也作一首,以兵家之眼,再观此战?”

    王韶本非以诗才著称,但此刻胸中块垒也被这古战场勾起。

    他沉吟片刻,缓缓站起,走到舱门边:“吉甫兄珠玉在前,那我就勉力一试,方才踏足乌林,观其地势,确有所感.就押‘一东’韵吧。”

    “连营百里势何雄?错倚平丘背水穷。

    火借风威焚蚁聚,舟因锁固葬蛟龙。

    地利未察失先手,天时已悖败枭雄。

    乌林丘壑今犹在,冷眼江涛唱大风。”

    崔文璟虽然写不出什么好诗,但这么多年积累下来,审美水平还是有的,他赞叹道:“子纯此作,所谓‘‘错倚平丘背水穷’’真乃兵家咏史之典范,至于末句更是余韵悠长,发人深省!”

    曾布听得热血沸腾,忍不住看向自己的兄长曾巩:“大兄,吉甫兄与子纯兄皆有大作,您.”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