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文豪 > 第207章 抵达开封
最新网址:www.00shu.la
    一行人从赤壁顺江而下,经鄂州至江州,过鄱阳湖而不入,终于抵达扬州。

    大运河与长江在此交汇,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繁忙景象。

    码头上货物堆积如山,不仅有粮食,还有薪炭、饲料、竹木藤手工制品、杂货日用品、铜铁器、茶叶等大宗商品,除此之外,更有来自海外的龙涎香、象牙、珊瑚等奇珍异宝,繁华富庶之气扑面而来。

    在这里,他们遇到了等候着曾巩的家人们,随后一起换乘专门在大运河中行驶的平底客舟继续北上。

    与长江的浩瀚奔腾不同,大运河水流平缓,两岸是人工修筑的坚实堤岸,视野开阔。

    船行数日,抵达淮阴,这里是大运河与淮河的交汇点,也是重要的漕运枢纽。

    随后过泗州入宿州,大运河两岸的景色也逐渐由水乡泽国转变为更为开阔的平原,田野里冬小麦已吐出新绿,一望无际。

    淮北两岸村落多为土坯房,屋顶茅草厚实,烟囱里冒着笔直的炊烟。

    有些出乎陆北顾意料的是,这里甚至时不时就能见到牧羊人驱赶着羊群在堤岸缓坡上吃草。

    穿过宿州著名古桥埇桥,不久后,便进入了南京应天府地界。

    大宋跟大明不同,大宋的南京应天府指得是商丘,这地方前唐叫睢阳,五代十国的时候称宋州。

    之所以能成为大宋的五京之一,是因为赵匡胤当年任殿前都点检、兼宋州归德军节度使,陈桥兵变之后,因为发迹于宋州,遂改国号为“宋”。

    大宋的国名就是这么来的,宋州自然也因赵匡胤沾了光。

    这地方虽不如扬州那般繁华,却自有一种雄浑的气度,码头上官船比例明显增多,城垣之上更是雉堞森严,有着完整的城防工事。

    离开南京应天府,船便驶入了直通东京开封府的汴河,水流依旧平缓,但河面明显繁忙到了极点前后左右,尽是吃水颇深、满载货物的巨型漕船,船队首尾相接,浩浩荡荡,如同一条浮在水面上的长龙。

    而除了汴河水运,两岸的官道之上,陆运的车马行人亦是络绎不绝,皆朝着同一个方向驶去。

    “看!快看!”曾布眼尖,指着前方地平线激动地喊道。

    几人循声望去,只见水天相接的极远处,一片仿佛没有边际的、庞大到令人窒息的城郭轮廓,正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在深秋澄澈高远的苍穹下,如同蛰伏于大地尽头的上古巨兽。

    而最令人震撼的,是汴河入城方向那一片水域.无数高耸的桅杆,密密麻麻,如同突然从水底生长出的、无边无际的森林,遮蔽了远方的大片天空。

    遥遥望去,这些船只首尾相连、舳舻相衔,形成了一道由木料、绳索和风帆构成的、缓缓流动的壁垒,几乎塞满了整个河面。

    “万国辐辏,天下枢机。”

    崔文璟的话语里有着久别重逢的感慨:“此城乃大宋之冠冕,寰宇之明珠。”

    这话说的一点都没错,在这个时代,没有任何一座城池能与开封相提并论。

    此时此刻的世界上,论都城的人口规模,第一名大宋的东京开封城人口约为150万人,第二名辽国的南京析津府(即燕京)人口约为30万人,第三名的拜占庭帝国的君士坦丁堡人口约为20万人,第四名法蒂玛王朝的开罗城大约为15万人,第五名阿巴斯王朝的巴格达城更是只有10万人。

    不过对于城池而言,抛开面积谈人口是不恰当的,人口密度才是更能反映城池实际情况的数据。

    根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开封城周长为五十里,而根据现代考古勘探计算,开封城的面积约为52.5平方公里,也就是说人口密度为2.86万人/平方公里。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以面积极为接近宋代开封城的现代北京西城区来对比,西城区行政区划面积为50.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09.5万,人口密度为2.16万人/平方公里要算上白天通勤工作的人口,以及前来游览的外地游客,人口密度才勉强与北宋开封接近。

    所以,开封在古代虽然足以称得上巨城,但受限于建筑高度以及人口规模,在市井中生活的实际感受,其实是会觉得比较拥挤的。

    没过多久,客船便如同汇入洪流的涓滴,速度不可避免地慢了下来,而两岸也开始出现了大量的沿河商铺、仓库、民宅。

    拥挤的汴河中,满载着货物的商船比比皆是,更有挂着奇异旗帜、形制迥异的“蕃舶”,船身造型奇特,显然是来自高丽、交趾甚至更遥远的海外国度。

    而空气中更是弥漫起了复杂的味道——河水的湿腥、新粮的谷香、船木的桐油味、鱼虾的鲜气、食物的香气。

    排了很久的队,他们乘坐的客船才抵达那艘著名的虹桥。

    只见一座巨大的单孔木拱桥,如同长虹卧波,横跨在汴河之上。

    桥上人流如织,车马喧嚣,桥下船只往来如梭,在桥洞中穿行,形成一幅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图》。

    “此乃天下拱桥之冠。”崔文璟解说道,“桥下甚至可过千石大舶。”

    他们的客船缓缓穿过虹桥的桥洞,短暂的阴影笼罩下来,而穿过桥洞后,眼前豁然开朗。

    ——东水门!

    这座开封最繁忙的城门并非单一门洞,而是由巨大的闸门、瓮城和水道组成一套复杂的防御和通行体系。

    水道入口处,水流明显变得湍急,数道粗大的铁链横亘在河面上,由岸边的绞盘控制,用于在必要时封锁河道。

    而身着扎甲的士兵持着步槊或长斧,肃立在高高的闸门两侧和瓮城墙头,目光锐利地扫视着下方川流不息的船只。

    城外,巨大的石砌码头上面的“卸货埽岸”极为繁忙,无数赤膊的脚夫喊着号子,扛着比人还高的麻包、沉重的木箱、成捆的货物,在船只与岸上的货栈、牛马车队之间健步如飞。

    岸上,税吏手持算筹和账簿,在一排排棚屋前指挥着商船靠岸查验,然后进来缴纳商税和入城税。

    脚夫的号子、税吏的呵斥、商贾的争论、小贩的叫卖、牛马的嘶鸣、车轮的滚动、船板的碰撞、水流的哗啦空气中各种声音的喧嚣达到了顶点,无数种声响汇聚成震耳欲聋的声浪,如同实质般扑面而来,冲击着每一位初来者的耳膜。

    他们乘坐的客船在税吏指挥下,缓缓靠向东水门内的一处码头,陆北顾紧紧抓住船帮,目光扫过眼前这热闹到近乎沸腾的景象。

    这便是东京开封府!

    大宋的心脏,世界的中心!

    在这座仿佛由无尽人烟、财富与权力构筑成的庞然巨物面前,个人的渺小感油然而生,却又让人陡然生出一股身处历史洪流中心的兴奋战栗!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