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森林旁的云海 > 第五十章:意外的来信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六月七日清晨,胡云曦是被窗台上的麻雀闹醒的。

    梅雨季的雨歇了半日,晨光透过纱帘漏进来,在浅灰色的床罩上织出菱形光斑。

    她翻个身,碰到朱凯旭搭在腰间的手——这双手昨天还捏着热毛巾给她敷膝盖,此刻掌心还沾着点艾草香,是昨夜她把朱母给的艾草包塞在他枕头下的缘故。

    “醒了?”朱凯旭的声音带着刚醒的哑,手指在她腰侧轻轻挠了两下,“今天不是说要去社区调解张奶奶的房产纠纷?

    我把杂粮粥温在锅里了。”

    胡云曦撑起身子,发梢扫过他锁骨上的小痣——那是去年爬云雾山时被野棘划的,现在淡得只剩个浅印。

    “改到下午了。”她掀开薄被下床,棉拖鞋踩在地板上发出轻响,“明远说周建国的调解款到账通知要当面签,约了十点。”

    走到玄关时,她瞥见矮脚凳上躺着个牛皮纸信封。

    信封边角有点卷,邮戳是“青山镇”,日期是六月五日。

    收信人写着“明曦法律工作室胡云曦律师”,字迹是钢笔写的,捺脚带点抖,像老年人握不稳笔的样子。

    “早上物业放门口的。”朱凯旭穿着蓝条纹睡衣晃过来,往她手里塞了杯温牛奶,“我闻着有股松香味,像是用老信纸写的。”

    胡云曦捏了捏信封,里面有张薄纸。她撕开封口,抽出信纸——是张泛黄的稿纸,每页四边都裁得齐整,显然用了尺子。

    第一行字就让她眉尾一跳:“胡律师,我是青山村的周秀兰,想求您帮我们村查查恒远化工的事。”

    “恒远化工?”她念出声,朱凯旭凑过来看,“上个月新闻里说他们拿了省级环保示范牌的那家?”

    信里的字越写越急,墨点在“鱼塘死光了”那行洇开个小团。

    周秀兰说,恒远化工去年在村东头建了新厂区,说是生产饲料添加剂,可打那以后,村里的井水开始发苦,村南头王阿婆的鱼塘连续三个月死鱼,最惨的是上个月,刘二柱家小孙女喝了井水起全身红疹,县医院查了说是重金属超标。

    “我们找过镇环保所,他们说厂子有正规手续。

    可上回下暴雨,我亲眼看见厂区后墙渗黑水,顺着排水沟往河沟淌。”

    最后一句被重重画了道线:“求您来村里看看,我们实在没辙了。”

    胡云曦把信翻到背面,空白处用铅笔歪歪扭扭补了行字:“别说是我写的,我家小子在厂里打工,要是被知道...唉。”

    “要打电话给明远吗?”朱凯旭伸手替她把垂下来的碎发别到耳后,“我记得他大学同学在市环保局,或许能查到恒远的排污许可证。”

    胡云曦没说话,指尖反复摩挲信封边缘。她想起上周在社区普法,有个老太太攥着皱巴巴的诊断书问:“律师,我们庄稼人是不是只能吃哑巴亏?”

    当时她拍着胸脯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真遇上具体的事...

    “我先去工作室。”她把信折好收进帆布包,包带是朱凯旭去年用旧运动服改的,边角还留着拆线的针脚,“明远十点到,我得先理理思路。”

    朱凯旭跟着她到玄关换鞋,运动袜沾了点粥渍。

    “需要我陪吗?”他弯腰替她系鞋带,膝盖微微弯曲——术后恢复了四个月,蹲起时还是有点慢,“体校下午的课我让小陈代上。”

    胡云曦蹲下来,和他平视。他的睫毛上还沾着点睡意,左眼角有颗泪痣,是她总说“像颗小朱砂”的地方。

    “不用。”她捏了捏他的耳垂,“你答应壮壮今天教他跨栏摆臂的,可不能爽约。”

    明曦法律工作室的百叶窗半开着,晨光漏进来,在胡桃木办公桌上洒下金斑。

    胡云曦把信摊开,用蓝笔在“重金属超标”“后墙渗黑水”下画了横线。

    文件柜第三层,她翻出去年整理的《环境保护法》案例集,翻到第47页——“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十点整,赵明远抱着个牛皮纸袋推门进来。他的格子衬衫第二颗纽扣没扣,露出点锁骨,是跑着来的。

    “周建国的到账通知在这儿。”他把袋子搁在桌上,目光扫过摊开的信,“这是...新案子?”

    胡云曦把信推过去。赵明远看第一行时还漫不经心,看到“重金属超标”时,手指在纸页上顿住。

    “恒远化工我知道。”他掏出手机翻相册,“上个月他们开周年庆,我帮朋友拍宣传照,厂区后墙刷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标语。”

    照片里,银灰色的厂房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后墙确实有行红漆大字,可墙角堆着几个蓝色塑料桶,桶身上的标签被刻意撕了。

    “我下午想去青山村。”胡云曦从抽屉里拿出录音笔,电池刚充好,“周秀兰留了手机号,我刚才打过去,是个男人接的,说'周奶奶去菜地了,您五点再来'。”

    她指了指信上的地址,“青山村在云栖镇,开车得两小时。”

    赵明远把手机倒扣在桌上。“我跟你去。”他扯了扯皱巴巴的衣领,“上回周阿姨的案子,你说'律师不是帮人吵架,是帮人讲理',这回该我们去给青山村讲理了。”

    胡云曦打开电脑,调出地图查路线。云栖镇到青山村的乡道在地图上是条细绿线,穿过两片丘陵。

    她想起朱凯旭常说“开车走乡道要慢”,便在备忘录里记了条:“五点前出发,备晕车药。”

    下午三点,朱凯旭发来消息:“壮壮今天摆臂进步了,说要送你他奶奶腌的酸黄瓜。”

    胡云曦盯着手机笑,回了个“馋”的表情包,指尖在键盘上顿了顿,又补了句:“晚上可能晚些,别等我吃饭。”

    四点半,她把帆布包装满:录音笔、笔记本、《环境侵权责任司法解释》单行本、还有朱母塞给她的艾草香包——老太太说“乡下蚊子毒”。

    临出门时,她摸了摸包里的信,纸页被体温焐得发软,像周秀兰颤抖的手。

    刚要锁门,手机在包里震起来。是个陌生号码,显示归属地“云栖镇”。

    胡云曦接起,听筒里传来粗重的喘息声,接着是个压低的男声:“胡律师?

    我是周秀兰的孙子,您别来青山村!”

    胡云曦的手指攥紧包带。“为什么?”她听见背景里有狗叫,还有金属碰撞的声响,像是铁锹砸在地上。

    “昨儿夜里,王阿婆的鱼塘被人泼了石灰。”男人的声音发颤,“她说要去镇里告状,今早家里窗户被砸了。

    您要是来...他们连我奶奶都不会放过的!”

    胡云曦的后背抵着门框。她望着走廊尽头的绿萝,叶片上还沾着晨露,此刻却被穿堂风刮得摇晃。

    “我明白。”她的声音很轻,轻得像怕惊着电话那头的人,“你让奶奶把井水样本、死鱼照片都收着,我...我明天一早就来。”

    挂了电话,她站在原地发了会儿呆。走廊的声控灯突然亮起,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投在青灰色的地砖上,像封没写完的信。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