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就在这饥肠辘辘、百无聊赖之际,最后一场考卷终于发了下来——策论。题目展开,只有四个墨色沉凝的大字:
土地兼并!
林逸的瞳孔骤然收缩!
这四个字,像四把淬了冰的钢针,瞬间刺穿了他脑海中关于这个陌生王朝的所有浮光掠影。几天前客栈里老童生涕泪横流的控诉,大街上说书人讲述前朝覆灭的血腥旧事,还有这具身体深处残留的对饥饿的原始恐惧……无数碎片瞬间被这四个字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冰冷而清晰的链条!
这就是症结!王朝沉疴的毒瘤!权贵豪强赖以吸食民脂民膏的饕餮大口!
他深吸一口气,贡院阴冷潮湿的空气混着劣质墨汁的气味涌入肺腑,非但没有带来清醒,反而像滚油一样点燃了他胸中压抑许久的火焰。饥饿感似乎被这怒火暂时压了下去,他猛地抓起那支劣笔,笔尖狠狠戳进砚台几乎干涸的墨底,用力搅动、刮擦!
墨汁黏稠,笔尖饱蘸,墨色浓得发亮,沉甸甸地悬在笔尖,仿佛随时会滴落。
没有丝毫犹豫,他落笔如飞!
“土地兼并之害,甚于洪水猛兽!” 开篇第一句,便如惊雷炸响,力透纸背!墨汁在粗糙的草纸上洇开,带着一股决绝的狠厉。
“前梁之亡,非天灾,实人祸!豪强阡陌相连,膏腴尽归朱门;小民无立锥之地,饿殍遍野于路旁!朝廷赋税日蹙,何以养军?何以赈灾?何以固国本?流民百万,揭竿而起,狄虏趁虚而入,铁蹄踏破山河!此非殷鉴乎?此非覆辙乎?!”
笔锋急转,直指核心:
“何以解之?”四个大字,带着凌厉的问号,如同钉向现实的长矛。
“除苛捐杂税之弊,行‘摊丁入亩’之良法!” 林逸笔走龙蛇,将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糅合了雍正的摊丁入亩精髓,化繁为简,直指要害,“丁税徭役,尽数摊入田亩之中!田多者税重,田少者税轻,无田者不纳丁银!如此,则豪强巨室,不得隐匿田亩,逃税避役!贫弱小民,可免丁银催逼,家破人亡!朝廷赋税,取之有源,用之于民,国用不竭而民力得舒!”
他越写越快,思维如电,前世所学的经济学、历史教训、政治制度在脑中疯狂碰撞、融合:
“立《保佃律》,明定租佃契约! 限定最高租额,严禁利滚利之盘剥!佃户辛苦劳作,终岁所得,需得果腹养家,岂能尽数填入豪强无底之欲壑?官府当为凭,契约当为证!违者,严惩不贷!”
“清丈田亩,重造鱼鳞图册! 凡隐匿田亩,一经查出,其田半数充公,半数低价售予无地之民!令豪强肉痛,令小民得利!此乃釜底抽薪,断兼并之根基!”
“兴修水利,推广轮作! 朝廷设‘技术推广署’,招揽匠人,研究农具水利,教民深耕细作之法!亩产增,民力足,则兼并之势自缓!”
写到“技术推广署”时,他笔锋一顿,脑中电光石火般闪过“专利”二字。一个念头如毒蛇般钻出:那些垄断技术牟利的蛀虫……他眼神一厉,手腕故意一抖!
“凡改良农具、兴修水利之法,可申‘专……”
“利”字未落笔,笔尖那滴饱满欲坠的浓墨,恰到好处地、不偏不倚地,“啪嗒”一声,滴落在“专利”二字的位置!
一个巨大的、乌黑油亮的墨团,瞬间在“专”字上蔓延开来,将后面可能存在的字迹彻底吞噬、掩盖,只留下一片刺目的污黑!
林逸看着那墨团,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眼底深处掠过一丝冰冷的了然。他仿佛毫不在意这“失误”,继续挥毫:
“……利…朝廷当重金购其法,广传天下,惠及万民!” 他流畅地写完了后半句,仿佛那墨团覆盖的,只是一个寻常的过渡词。
字字如刀,句句见血!一张草稿纸,转眼间已是墨迹淋漓,杀气腾腾!这哪里是温良恭俭让的策论?分明是一封向整个权贵阶层宣战的檄文!是一剂猛药,一柄手术刀,要切开王朝腐烂的肌体,剜出土地兼并这颗致命的毒瘤!
他写得忘我,胸中那股不平之气随着笔锋倾泻而出,浑然不觉时间流逝。直到手腕酸麻,才惊觉草稿已满。他停下笔,看着纸上那纵横捭阖、锋芒毕露的文字,尤其是那个醒目的、盖住了“专利”二字的墨团,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贡院的死寂,仿佛被林逸这无声的惊雷撕开了一道口子。丙字柒拾叁号狭小的空间里,只有他粗重的呼吸和心跳在回响。
明远楼上,气氛却截然不同。
主考郑元吉端坐在宽大的紫檀木椅上,手里端着汝窑天青釉的茶盏,茶盖轻轻拨弄着浮沫,神情间带着一丝阅卷后的疲惫和不易察觉的倨傲。几位副考和同考官围坐在下首,低声交谈着,或恭维郑大人慧眼如炬,或议论着某些答卷中显露的“经世之才”——当然,多是指向那些家世背景深厚的考生。
“郑大人,您看沈通判家那位公子的经义,引经据典,端方严谨,颇有古风啊。”一个圆脸的同考官笑着奉承。
郑元吉呷了口茶,慢悠悠地道:“文昭这孩子,底子是不错的。家学渊源,自然与寻常寒门不同。”他话语平淡,却透着一股理所当然的优越感。
另一位副考则指着另一份卷子:“这份策论,谈及边患,提出加固城防、增派精兵,倒也算中规中矩,虽无大才,亦显稳重。”他指的,正是沈文昭那份在“闻边警”后“稳妥”的答卷。
众人纷纷附和,一时间楼阁内充满了对权贵子弟答卷的赞誉和对寒门士子答卷“浅薄”、“空疏”的微词。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光滑的地板上,映照着这看似平和实则等级森严的小圈子。
这时,负责收卷糊名、誊录的胥吏匆匆走了上来,手里捧着刚刚收上来的最后一批草稿卷(供考官快速浏览,定下誊录与否)。他走到郑元吉面前,躬身将一叠草稿纸呈上:“大人,丙字号几份卷子,请过目。”
郑元吉眼皮都没抬,随意地挥挥手:“放那儿吧。”他此刻的心思还在那些“有背景”的卷子上,对寒门号舍的草稿,实在提不起多大兴致。几个同考官也都没动,继续着刚才的话题。
那胥吏恭敬地将草稿放在郑元吉手边的案几上,最上面一份,墨迹尤新,正是林逸那张涂满了惊世骇俗言论的策论草稿!那淋漓的墨色,狂放的字体,在一片相对工整的答卷中,显得格外刺眼。
一个离得近些的副考官,出于习惯,目光随意地扫过最上面那张草稿的开篇几行。
“土地兼并之害,甚于洪水猛兽……”他下意识地念了出来,声音不高,却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
郑元吉拨弄茶盖的手指微微一顿。
那副考官的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惊奇,继续念了下去:“……前梁之亡,非天灾,实人祸!豪强阡陌相连,膏腴尽归朱门;小民无立锥之地,饿殍遍野于路旁!朝廷赋税日蹙,何以养军?何以赈灾?何以固国本?流民百万,揭竿而起,狄虏趁虚而入,铁蹄踏破山河!此非殷鉴乎?此非覆辙乎?!”
明远楼里那些低声的交谈、刻意的恭维,像被一把无形的剪刀瞬间剪断。
死寂。
绝对的死寂。
郑元吉端着茶盏的手僵在半空,脸上的倨傲凝固成一种震惊的空白。汝窑薄胎茶杯细腻的釉面映着他骤然收缩的瞳孔。他身后的屏风,那幅描绘着松鹤延年的水墨画,似乎也在这瞬间失去了颜色。
几个副考和同考官如同被施了定身法,脸上的笑容僵住,眼神直勾勾地盯着胥吏手中那份单薄的草稿纸。有人张着嘴,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抽气声,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阳光依旧温暖,空气中浮动的尘埃仿佛也凝滞了。
那念出声的副考官自己也被这石破天惊的论断吓住了,后面的字句卡在喉咙里,再也念不下去。他手指微微颤抖,目光死死地钉在纸上那力透纸背、杀气腾腾的文字上。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