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夕阳的余晖如同熔化的金子,泼洒在广袤而苍凉的戈壁滩上。临时搭建的医疗帐篷被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帆布上的沙尘在光影里簌簌滑落,帐篷内却挤得满满当当——金川村所有的村民,无论老弱妇孺,都揣着一颗忐忑的心聚集在此。
拾穗儿站在老村长的病床前,耳边还回荡着方才乡亲们那阵不算热烈却格外真诚的掌声,可双肩却仿佛压上了千斤巨石,每一寸肌肉都绷得发紧。
她没有立即回应大家的支持,只是缓缓转过身,目光越过帐篷的开口,投向那片被夕阳染红的故土。
曾经错落的土坯房成了断壁残垣,熟悉的沙枣林只剩几株歪斜的枝干,就连那棵见证了村子几十年光阴的老胡杨,也依旧以绝望的姿态匍匐在沙地里。
一阵裹挟着沙尘的风卷过,撩起她额前凌乱的碎发,也带来了远方沙丘的低吟,像是大地沉重的叹息。
帐篷内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黏在这位年轻的新任村长身上。
空气仿佛被凝固的沙石填满,只能听见煤油灯芯燃烧时发出的细微噼啪声,以及每个人压抑而沉重的呼吸声。
小石头攥着半块没吃完的沙枣干,小眉头拧成了疙瘩,眼神里满是不安;
李大叔叉着腰,脚边的锄头还沾着午后清障的沙土,锄刃上的缺口是常年劳作的痕迹,他的目光在拾穗儿和帐篷外的废墟间来回打转,喉结时不时滚动一下,像是有话要说却又咽了回去;
陈母紧紧挨着陈父,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围裙边角——那围裙还是去年拾穗儿用攒下的布料给她缝的,此刻布料边缘已经磨得发毛,就像她此刻慌乱无措的心情,眼里藏着对儿子安危的担忧,也藏着对未来的迷茫;
王大娘抱着怀里刚满周岁的小孙子,孩子的小脸还带着风沙吹过的红晕,她轻轻拍着孩子的背,目光却牢牢锁在拾穗儿身上,满是期待与焦灼。
拾穗儿的眼神渐渐失去了焦点,仿佛穿越了风沙弥漫的时空,回到了那些刻在骨血里、一想起来就疼的时刻。
那一年,拾穗儿刚满五岁。
记忆中的那个午后,天空原本湛蓝得像块被水洗过的绸缎,连一丝云絮都没有,戈壁滩上的风也带着沙枣花的甜香,漫过土坯房的墙头,钻进每一个敞开的窗缝。
她正和几个小伙伴蹲在沙枣林边,用小树枝扒拉着温热的沙土,比赛谁能先挖出藏在沙里的野西瓜——那是戈壁滩上最解渴的宝贝,表皮带着淡淡的绒毛,咬开后是清甜的汁水,能驱散一整个午后的燥热。
“穗儿,你看我找到啦!”
隔壁的小柱子举着个拳头大的绿果子欢呼,圆脸蛋上沾着沙土,像只刚从沙堆里滚出来的小土拨鼠。
可他的声音还没落下,天地间突然暗了下来,像是有一只巨大的黑手猛地捂住了太阳,原本和煦的风瞬间变得狂暴,卷起地上的黄沙扑面而来,打在脸上又疼又麻,像是无数细小的石子在抽打。
孩子们的哭声、大人的呼喊声混在狂风里,变得破碎而模糊。
拾穗儿吓得愣在原地,沙子迷了眼,眼前只剩一片昏黄,只能听见耳边“呜呜”的风声,像无数只饥饿的野兽在荒原上咆哮,又像父母曾说过的“沙漠的怒吼”。
她下意识地想跑,却被风沙呛得喘不过气,脚步也踉跄起来。
“穗儿!”父亲的声音穿透风沙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
下一秒,一双宽厚有力的手臂就将她紧紧抱起,父亲用自己宽厚的后背挡住了大部分飞沙走石,粗糙的手掌按在她的头上,把她的脸牢牢贴在他温热的胸膛上。
那胸膛里有沉稳的心跳声,像一面鼓,敲散了她几分恐惧。“别怕,爹在呢,快往家跑!”
他的声音带着喘息,显然是在狂风中跑了不短的路,脚步却异常坚定,每一步都踩得很稳,像是在与风沙较劲。
母亲跟在旁边,一手紧紧扶着父亲的胳膊,一手牢牢护着拾穗儿的腿,生怕她从父亲怀里滑下去。
一家三口在风沙里跌跌撞撞地往前冲,脚下的沙土被狂风卷得四处流动,每一步都像是在踩棉花,却又必须拼尽全力稳住身形。
可刚跑出沙枣林的边缘,一股更猛烈的旋风突然从侧面袭来,那风大得能把路边半人高的骆驼刺连根拔起,拾穗儿只觉得脚下一轻,整个人像片无根的羽毛似的被向上卷去。
她吓得紧紧闭上眼,只听见母亲一声撕心裂肺的“穗儿!”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父亲用尽全力将她往怀里按,手臂勒得她几乎喘不过气,却也让她重新落回了安稳的怀抱。
紧接着,母亲也不顾一切地扑上来,三人紧紧相拥成一团,像一块沉重的石头,被狂风裹挟着在空中翻卷。
然而风力实在太猛,他们像断了线的风筝,被卷起又重重摔下,每一次撞击都伴随着骨头的钝痛和沙土的呛咳,拾穗儿感觉自己的五脏六腑都要被摔碎了。
最后一次坠落时,父亲猛地调转身体,用整个后背硬生生承受了落地的冲击。
“咔嚓”一声细微却清晰的骨裂声,混在风沙里传入拾穗儿耳中。
她能感觉到父亲的身体剧烈颤抖了一下,喉咙里溢出一口腥气,可搂在她身上的手臂却丝毫没有放松,反而抱得更紧了。
母亲的手也一直紧紧抓着她的衣角,哪怕指尖被地面的沙石磨得渗血,指甲缝里塞满了沙粒,也没有松开分毫。
不知过了多久,狂怒的风沙渐渐平息,天地间恢复了死寂。
拾穗儿在一片昏沉中醒来,四周是漫天漂浮的沙尘,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土腥味,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味。
她费力地睁开眼,发现自己被牢牢压在父母身下,父亲的后背被一根断裂的沙枣树枝刺穿,暗红色的鲜血染红了身下的沙土,渐渐渗进沙粒里,变成了深褐色;
母亲的头磕在一块棱角分明的石头上,额角的伤口还在缓缓渗血,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她的手背上,温热的触感让她心头一紧。
而五岁的她,因为被父母用身体层层护住,只在胳膊上擦破了点皮,连点严重的淤青都没有。
“爹——娘——”
拾穗儿伸出冻得冰凉的小手,轻轻推了推父亲冰冷的肩膀,又小心翼翼地摸了摸母亲紧闭的眼睛。
没有回应,只有无边的寂静。
她又加大力气摇了摇,父亲的身体却只是轻轻晃动了一下,那只护着她的手,还保持着紧紧蜷缩的姿势,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像是即便没了力气,也要拼尽最后一丝劲护住她。
母亲的眼睛睁着,空洞的目光望向她被护住的方向,像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确认她是否安全。
“爹!娘!你们醒醒啊!”
稚嫩的哭声瞬间响彻空旷的荒野,带着绝望的无助,却怎么也唤不回那两个永远不会再回应她的人。
村里人找到他们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了,戈壁滩上的风渐渐凉了下来,卷起细碎的沙粒,打在人脸上依旧生疼。
老村长拄着拐杖,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在最前面,他的袍子下摆被风沙刮得破破烂烂,脸上满是焦急。
当看到沙地上那令人心碎的一幕时,这个在戈壁滩上硬扛了一辈子、见过无数风沙灾害的老人,也忍不住红了眼眶,浑浊的泪水顺着眼角的皱纹滑落,砸在沙土上,瞬间就被吸干。
他颤抖着伸出手,轻轻合上母亲圆睁的眼睛,动作轻得像怕惊扰了她。
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拾穗儿从父母身下抱出来,用自己那件打了好几块补丁的棉袄紧紧裹住她冰冷的身体。
棉袄上有淡淡的烟草味和阳光的味道,是她从未感受过的温暖。
“孩子,别怕,”
老村长的声音沙哑得不成样子,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以后有爷爷,有村里的乡亲们,我们都在,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从那一天起,拾穗儿成了孤儿。
可她从未真正孤单过——李大叔家的婶子,每天都会特意给她留一碗热粥,哪怕家里的粮食也不够吃,粥里总会藏着几颗饱满的沙枣;
王大娘的手巧,总会把自家孩子穿小的衣服改一改,缝上漂亮的补丁给她穿,冬天的时候,还会在衣服里絮上厚厚的驼毛,让她冻不着;
小石头的奶奶最疼她,总会把攒了很久的沙枣干偷偷塞给她,摸着她的头说“穗儿要多吃点,才能长个子”;
老村长更是把她当成亲孙女,有什么好吃的、好用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还会教她认沙地里的草药,告诉她怎么在风沙天里保护自己。
是这些淳朴的乡亲,用一点点细碎却真挚的温暖,撑起了她小小的世界,也让她在失去双亲的痛苦里,慢慢找到了活下去的勇气。
“穗儿不哭,”
奶奶总在她夜里梦见父母哭醒时,坐在床边拍着她的背说,“咱金川村的孩子,就得像沙枣树下的骆驼刺,越旱越要扎深根,风再大也吹不倒。土地是咱的根,只要根还在,就没有过不好的日子。”
在奶奶的照顾下,拾穗儿渐渐长大了。她跟着奶奶学种沙枣树,知道什么样的沙土适合栽苗,知道什么时候浇水最解渴;
跟着奶奶学辨认能吃的野菜,哪些是骆驼刺的嫩尖,哪些是沙葱,哪些能凉拌,哪些能煮汤;
跟着奶奶学在风沙天里加固房门,学把粮食藏在干燥的地窖里,学一切能在戈壁滩上活下去的本事。
奶奶虽然年纪大了,却总教育她:“做人要记恩,乡亲们在你最难的时候帮过咱,以后你有本事了,一定要好好报答他们。这金川村,是咱们祖祖辈辈住的地方,就算条件再苦,也不能轻易丢了。”
拾穗儿一直把奶奶的话记在心里,也把父母的牺牲刻在骨血里。
那时候的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学好本事,保护好奶奶,守护好这片土地上的乡亲们,再也不让十年前的悲剧重演。
可命运似乎总在和她开玩笑,从不给她太多安稳的日子。
就在几天前,那场百年不遇的特强沙尘暴来袭时,奶奶正在院子里整理晾晒的粮食。
那是全村人凑钱、凑种子种的沙枣和玉米,经过大半年的辛苦打理,好不容易才有了收成,是大家过冬的唯一指望。
眼看着房顶的塑料布被狂风掀得猎猎作响,边角已经被风吹破,再这么下去,粮食就会被黄沙埋掉,一整年的辛苦就全白费了。
“穗儿别拉我!”
奶奶甩开她的手,语气无比坚定,脸上满是执拗,“这是咱全村人的指望,不能就这么被风糟蹋了!我身子骨还硬朗,爬个房顶不算啥,没事的!”
拾穗儿怎么能放心?奶奶的腿有老寒腿,平时走路都要慢些,更别说在狂风里爬房顶了。
她死死拽着奶奶的胳膊,眼泪都快出来了:“奶奶,太危险了!粮食没了我们再种,您要是出事了,我怎么办啊?”
可她拦不住执拗的奶奶,奶奶用力挣开她的手,搬过墙角的木梯,一步步艰难地往上爬。拾穗儿在下面看着,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只能紧紧扶着梯子,一遍遍地喊:“奶奶,您慢点开,小心点!”
就在奶奶爬到房顶边缘,伸手去抓被风吹得鼓胀的塑料布时,一股突如其来的龙卷风突然从村子西侧卷了过来,像一条黄色的巨龙,裹挟着碎石和断枝,呼啸着掠过房顶。
一块拳头大的石块被旋风卷起,像一颗失控的子弹,狠狠砸在了奶奶的后脑上。
“奶奶!”
拾穗儿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喊,声音都破了音。
奶奶的身体猛地晃了晃,像一片失去力气的枯叶,没有丝毫挣扎,就从房顶上直直地坠落下来。
拾穗儿疯了一样冲过去,却被脚下的沙土绊倒,摔在地上也顾不上疼,连滚带爬地扑到奶奶身边,将她紧紧抱在怀里。
奶奶的脸色苍白得像纸,嘴唇毫无血色,呼吸微弱得几乎感觉不到,嘴角还挂着一丝淡淡的血丝。
可当她模糊的目光落在拾穗儿脸上时,浑浊的眼睛里突然有了点微弱的光。
她伸出颤抖的手,先是用指尖轻轻摸了摸拾穗儿的脸,像是在确认她有没有受伤,然后又艰难地转向刚好赶来的陈阳,摸了摸他的手,接着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两人的手紧紧叠放在一起。
“穗儿...阳阳...奶奶不行了……”
奶奶的声音轻得像耳语,每说一个字都要喘口气,胸口剧烈地起伏着,“你们要好好的……一起把这片沙漠……变成宝地……让咱金川村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这是奶奶留给她的最后一句话。
说完这句话,奶奶的手缓缓垂了下去,眼睛也永远地闭上了,脸上却带着一丝欣慰的笑意,像是终于了却了心愿。
拾穗儿紧紧抱着奶奶冰冷的身体,哭得几乎晕厥,喉咙里发出压抑的呜咽,像是被堵住了呼吸。
陈阳在一旁看着,眼眶通红,泪水也忍不住滑落,他只能用力按住拾穗儿的肩膀,一遍遍地说:“穗儿,别哭,奶奶走得安心,我们要记住她的话,不能让她失望。”
奶奶下葬的那天,全村的人都来了。没有像样的墓碑,只有一块简单的木牌,上面是老村长用毛笔写的“石奶奶之墓”,字迹有些颤抖,却格外工整。
拾穗儿跪在坟前,把自己亲手种的第一株沙枣苗栽在了旁边,小小的幼苗在风中微微晃动,却透着倔强的生机。
她趴在坟前,轻声说:“奶奶,您放心,我一定会做到的,我会守护好金川村,守护好这里的人,把这片沙地变成宝地。”
回忆如潮水般缓缓退去,指甲深深掐入掌心的疼痛让拾穗儿猛地回过神来。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掌心已经留下了几道深深的红印,甚至有些地方被掐得发白,眼泪也不知何时滑落,砸在布满沙尘的手背上,晕开小小的湿痕,又很快被干燥的空气吸干。
她转头看向身旁的陈阳,他的眼眶也通红,眼底布满了血丝,显然是猜到了她在想什么,也想起了那些悲伤的过往。
陈阳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拍了拍她的胳膊,那动作里有理解,有心疼,更有不离不弃的笃定,像是在说“别担心,我会一直陪着你”。
再看眼前的乡亲们,李大叔别过头,用粗糙的袖子用力擦了擦眼睛,袖口都被蹭得发毛,却还是掩饰不住眼角的红;
王大娘抱着孩子,一边轻轻拍着,一边用另一只手偷偷抹眼泪,泪水落在孩子的襁褓上,晕开小小的湿痕;
小石头虽然不太懂大人的悲伤,却也看出了穗儿姐的难过,乖乖地站在原地,把手里的沙枣干递了过来,小声说:“穗儿姐,吃点沙枣干就不难受了。”;
几个和拾穗儿一起长大的年轻姑娘,也都红着眼圈,互相拉着对方的手,眼里满是对拾穗儿的心疼。
这些人,是在她失去双亲后,给她一口热饭、一件暖衣的人;
是在奶奶离世后,帮她料理后事、默默安慰她的人;
是在她跟着张教授学技术时,毫无怨言地帮她照看试验田的人。
是这片土地让她失去了太多,可也是这片土地上的人,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她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大家离开故土,怎么能让父母和奶奶的长眠之地,就此变成一片荒芜的沙丘?怎么能辜负乡亲们这些年对她的好?
一股巨大的悲伤在她心中翻涌,可紧接着,更强大的不甘和决心也随之燃烧起来。
她恨的从不是这片土地,而是那无常的灾害,是这严酷到让人绝望的自然环境。
“我要改变这一切,”
这个念头在她心中深深扎根,“我要让这片土地不再吞噬生命,要让它孕育出希望,要完成奶奶的遗愿,要对得起父母的牺牲。”
帐篷内,煤油灯的光晕在每个人脸上跳跃,将大家的影子拉得很长。
病床上的老村长不知何时已经醒了,正靠在床头,用一种充满信任和期许的目光望着她。
那目光里没有催促,只有鼓励,像是在说“孩子,别怕,我们都信你”。
张教授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眼中闪烁着关切,还有一丝对晚辈的期许;
苏晓手里还拿着医疗箱,脸上是专业的冷静,可眼神里却藏着明显的支持;
杨桐桐紧紧攥着拳头,用力点了点头,用动作告诉她“我们都在”。
就在她内心挣扎不定的时候,一只温暖而有力的手轻轻搭在了她的肩膀上。
石穗儿转过头,对上陈阳坚定而温柔的目光。
那目光里有理解,有心疼,更有不离不弃的笃定。
“穗儿,”
陈阳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穿透了帐篷内的寂静,“还记得奶奶临走前说的话吗?她让我们好好的,一起把这片沙漠变成宝地。”.
他顿了顿,上前一步,与石穗儿并肩站立,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乡亲,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我陈阳在这里发誓,我会永远支持石穗儿,永远站在她身边。不管以后遇到多大的风沙,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一起扛。我们要完成奶奶的遗愿,一起让金川村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话音刚落,陈阳的父母也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陈母的眼睛还红着,脸上却努力挤出了温暖的笑容,她上前一步,轻轻拉住石穗儿的手。
穗儿的手很凉,陈母便用自己温热的手掌紧紧裹住它:“穗儿,别怕。你陈叔叔和我,还有全村的人,都会支持你的。奶奶的话我们都记着,你是个好孩子,我们相信你一定能带领大家走出困境。”
陈父也点了点头,他的声音虽然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是啊,穗儿。你从小就聪明能干,性子又稳,现在又有阳子帮你,还有张教授他们这些有学问的人支持。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大不了我们再从头来,房子塌了再建,树倒了再种,总能把日子过好。”
这番温暖的话语像一股暖流,瞬间融化了石穗儿心中的犹豫和恐惧。
她看着陈阳坚定的眼神,看着陈父陈母慈祥的面容,看着周围乡亲们眼中渐渐燃起的光亮,心中涌起了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力量。
老村长的重托不是负担,是信任;
乡亲们的期待不是压力,是动力。
她不能再让悲剧重演,不能再让任何一个孩子像她一样失去亲人,不能再让这片土地继续荒芜。
她要守护这片土地,更要守护这片土地上的人。
石穗儿深吸一口气,缓缓转过身,面向所有乡亲。
她抬手擦了擦脸上的泪痕,原本迷茫和脆弱的眼神,此刻已经被清澈的坚毅所取代。
那是一种经历过失去、却依然选择勇敢的坚定,是一种承载着希望、绝不轻易放弃的执着。
帐篷里,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聚焦在这个年轻女孩身上,空气里充满了庄严的期待,连煤油灯的噼啪声都仿佛变得轻了些。
“老村长信我,把金川村这么重的担子交给了我;乡亲们也信我,愿意支持我。”
石穗儿的声音在寂静中响起,带着些许未平的颤抖,却异常清晰,每一个字都像一颗石子,砸在每个人的心上,“我石穗儿在这里,谢谢村长对我的信任,也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
说完,她向着老村长的病床,也向着在场的所有乡亲,深深鞠了一躬。那一躬鞠得很沉,里面藏着感激,藏着决心,也藏着对这片土地的敬畏。
当她直起身时,脸上犹有泪痕未干,可眼神却亮得惊人。
“十年前,我的父母为了护住我,被风沙夺去了生命。前几天,我的奶奶为了守护咱们全村过冬的口粮,也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她的声音顿了顿,目光落在帐篷外那片被夕阳染成血色的废墟上,“我知道,这场沙暴让大家怕了,也让大家累了。旗领导已经明确宣布,要让咱村整村搬迁,这是为了大家的安全,我懂。”
这话一出,帐篷里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有人面露难色,有人眼神动摇,却没人再轻易说“走”。
小石头抬起头,小声问:“穗儿姐,我们真的要走吗?我不想离开奶奶的坟。”
石穗儿走过去,蹲下身摸了摸小石头的头,眼眶又红了。
她站起身,再次看向众人,声音里多了几分决绝:“但我决定留下来。这片土地埋着我的亲人,也埋着大家的根。我想试着争一次——明天,我会和张教授、陈阳,还有几位乡亲代表一起去旗里找旗长。我们要拿出能守住村子的底气,证明这里能变好,也能让大家安全安稳地过日子。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夜色彻底沉了下来,戈壁的风带着寒意吹进帐篷,可每个人的心里,却都燃起了一簇不肯熄灭的火苗。
老村长欣慰地点了点头,张教授推了推眼镜,已然开始思索要准备的治沙数据,陈阳紧紧握住石穗儿的手,用眼神传递着“并肩作战”的信念。
这场关于“去留”的抉择,终究以一场坚定的“争取”落定,而明天与旗长的会面,将是他们守护故土的第一关。
最新网址:www.00shu.la